第11章 孫子談治兵(1)(3 / 3)

“一百個。”管仲答道。“那我就試試看吧。”士兵欣然說道。

管仲當場發給他500金。於是,將士們紛紛報名,約定拿敵大將首級給千金,殺敵兵一人都給十金。四萬二千金很快發放完畢,將士們興高采烈、鬥誌昂揚地散去。

這時,齊桓公卻擔心地問:“他們拿到那些錢會不會白白地浪費掉?”

管仲回答:“不會的,請不要擔心。將士們拿到錢會讓家人過上舒服日子,一旦上了戰場,他們自然會為保全名譽,報答國恩而拚命一戰。隻要誌氣高昂,就一定能打敗敵人。以四萬二千金贏得一場戰爭的勝利,豈不太便宜了。”

果然半年之後,齊國與蔡國發生戰事。不出管仲所料,那些領了獎的將士的父母、兄弟和妻子都叮嚀他們:“受此恩澤,理應原子效,男子漢決不可卑怯,一定要遵守約定,奮勇殺敵。”

齊軍受家人激勵,士氣大增。戰場上他們奮勇作戰,一舉擊敗蔡軍,蔡國割地賠款請和。這的確是:“軍無財則士不來,軍無賞則士不往。香餌之下必有死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人生感悟]

在戰爭中,將帥要用重賞調動士兵的作戰積極性。在管理中,領導同樣要用重賞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種重賞,可以是物質上的獎勵,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獎勵。

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輔相成。物質利益是人們從事社會活動的動力,獎勵時重視它無疑十分重要。但是,重視物質獎勵決不是提倡個人拋開集體和他人的利益,專為自己的物質利益奮鬥,決不是提倡“一切向錢看”,而是要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關係,處理好長遠和眼前、整體和局部的利益關係,引導人們從關心個人到關心他人、集體、國家,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精神獎勵是們人的高層次需要,精神利益的滿足是促使人們自身能力發展完善的重要動力。實行精神獎勵,能促使人們在愉悅的精神享受中陶冶思想情操,加強科學文化知識修養,使自己的各種能力不斷發展、豐富,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勞動者。

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獎勵時要有機地結合起來。現階段,既不能隻給物質獎勵,使人們忘記大目標;又不能超越曆史階段,隻進行精神獎勵。要在不斷滿足人們物質需要的基礎上(包括獎勵的內容和形式),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對於社會先進分子則應有更高的要求。

恩威並施——令之以文,齊之以武

[原文]

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孫子兵法·行軍篇》)

[今譯]

用懷柔寬仁的手段去教育士卒,嚴格的軍紀軍法去管束規範士卒,這樣必定會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擁戴。

[曆代論引]

曹操曰:文,仁也;武,法也。

李筌曰:文,仁恩;武,威罰。

王皙曰:《吳起》雲:“總文武者,軍之將;兼剛柔者,兵之事也。”

杜牧曰:文武既行,必也取勝。

梅堯臣曰:令以仁恩,齊以威刑,恩威並著,則能必勝。

[兵法劄記]

“令之以文,齊之以武”的治兵思想是以政治道義教育士兵,用軍紀法規來統一步調,使士兵服從將帥的指揮,這樣的軍隊才能夠打勝仗。

孫子主張獎與罰、寬與嚴並用,恩威兼施。即在官兵關係中,“官”對“兵”要有感情投入和切身關懷,另一方麵,官兵關係必須受規章製度的約束,其中的意義非常明顯。恩威並舉、寬嚴相濟,這正是孫子統軍的基本思想。

我國北宋名將嶽飛不僅在戰場上是一位運籌帷幄的大將,而且在平時十分注意禮賢下士和從嚴治軍。

圖十六:嶽飛:水戰楊麼

嶽飛治軍極嚴,平素注重操練與校閱,與士兵們同甘共苦。打仗時,他衝鋒在前,自己擔任“旗頭”,成千上萬兵將的動止進退,唯“旗頭”是瞻,勇往直前。每次朝廷封賞,他總是說:“全軍將士出力,我有什麼功勞?”軍隊每次駐紮休整,訓練將士從斜坡上騎馬急馳而下跳躍壕溝,並且都穿著厚重的鎧甲練習這些項目。兒子嶽雲曾以練習從斜坡上騎馬急馳而下,馬被絆倒,嶽飛生氣而鞭打了他。一名士兵拿了百姓的一縷麻去捆喂牲口的草,嶽飛立即將他斬首以警告他人。士兵夜間宿營,老百姓打開屋門願意讓他們進屋休息,但沒有一名士兵敢進民屋。嶽飛軍隊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搶掠”。士兵有病,嶽飛親自為他們調藥,將領們遠征嶽飛派自己的妻子詢問並慰勞他們的家庭。將士戰死,嶽飛傷心哭泣,而且養育他們的孤兒,或者讓兒子娶陣亡將士的女兒為妻。凡是朝廷有封賞犒勞,嶽飛平均分給部下軍吏,不私拿一絲一毫。

嶽飛對待自己的親屬要求極嚴,對待自己的部屬,恩威並用。他的兒子嶽雲,是嶽家軍中最勇敢的將領。每逢參加戰鬥,嶽飛都讓他衝在最前麵,但到了封賞時,卻總讓他排在最後。在攻打隋州、鄧州、襄漢的戰鬥中,嶽雲的功勞應在第一位,但嶽飛向朝廷奏報時,卻對他隻字沒提。一次,因嶽雲戰功卓著,皇帝下特旨給他連升三級,嶽飛幾次上表推辭,終於沒有接受聖旨。穎昌大戰時,嶽雲置生死於度外,十幾次衝鋒陷陣,身上受了一百多處傷,衣甲都變成了紅色,朝廷要提升他為忠州防禦史,嶽飛也堅決辭謝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