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孫子談謀略(1)(2 / 3)

杜佑曰:言已實能、用,外示之以不能、不用,使敵不我備也。若孫臏減灶而製龐涓。

王皙曰:強示弱,勇示怯,治示亂,實示虛,智示愚,眾示寡,進示退,速示遲,取示舍,彼示此。

[兵法劄記]

兩軍對壘,智能的將帥總是能而示之不能,以愚的假象,造成敵人輕視自己的錯覺,爾後積極準備,伺機製勝。此乃重要的軍事謀略之一。被司馬遷在《史記》中譽為“趙之北邊良將”的李牧,在戍邊禦敵的鬥爭中,曾先後三次采用“能而示不能”之術,做到守乃固,攻必克,被後人傳為佳話。

公元前244年,李牧奉命駐守代郡雁門縣,防備匈奴入侵。他針對當時敵強我弱的情況,積極備戰,把地方官吏的稅收一律歸於幕府,作為軍隊費用。他還每天叫人殺牛賞士,教練騎射,並經常派人偵察敵情。他下命令說:“匈奴入盜,急入收保,不得相鬥,有敢捕虜者斬。”這樣,匈奴每次侵犯,部隊便於工作回營保寨,不擅自與敵接戰。匈奴誤認為李牧膽怯,趙國的士兵也錯怪李牧畏敵如虎。趙悼襄王責備李牧無能,督促他出戰,但李牧仍按自己的主針辦。趙悼襄王發怒,將李牧調離,使他人代將。

新上任的將軍改變了李牧的策略。每當匈奴入侵,趙兵都鋒芒畢露,倉促戰鬥。結果,僅一年左右時間,趙軍屢遭失利,連代北一帶的老百姓都不敢外出放牧了。趙悼襄王隻好把李牧召回。李牧到職後,仍按過去的謀略行事,部隊不輕易與敵戰鬥。後來,匈奴驕而不備,趙兵群情激奮。李牧見時機成熟,就選精兵十萬,待命脈決戰。一天,他讓邊郡的居民都去放牧,誘敵前來搶掠。接著,又能派出少數部隊正麵接敵,且戰且退,引誘匈奴主力全力追來。這時,李牧的伏兵左右包抄,斬殺匈奴十幾萬,並一鼓作氣擊敗東胡,降服林胡,匈奴首領遠遁。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入侵趙國的邊境。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派大將桓齬領兵侵犯趙國,直向趙都邯鄲進攻。這時,趙悼襄王已死,即位的趙王遷調李牧為大將率軍禦敵。李牧拜見趙王遷說,請大王允許我按照自己的謀略用兵,方敢受命。趙王遷答應後,李牧領兵堅守壁壘,仍象他當年在代郡那樣,每日宰牛羊慰問將士,讓其比武習箭,但不許出戰。秦將桓齬見趙軍堅壁不戰,遂分兵一半,去攻打甘泉。李牧伺隙率軍而動,乘虛襲之,打破秦兵,殺死有名幹將十餘名。桓齬領兵從甘泉返回相救,中趙兵埋伏,大敗而逃。

從以上看出,李牧確是一位善於運用“能而示之不能”之計,正是建立在“謀全局”這一基礎之上,為的是慎之從戰,一舉成功。他駐守代郡時,所以不急於和匈奴戰鬥,是因為準備還不充分,條件尚未成熟。他集軍費,搞訓練,察敵情,便是從長計議、最終致勝的明智之舉。對此,李牧的士兵,甚至趙悼襄王,皆不識其計,不明其意,反認為他懼怕敵人。可見,有遠謀方有深韜略,智者謀遠、圖大。

李牧無論是在代郡與匈奴戰鬥,還是在邯鄲與秦兵對陣,都是首先堅守壁壘,賞士練兵,養精蓄銳,待敵人疲憊、士氣沮喪之際,出擊破敵。從表象看,李牧麵對強敵,似乎無可奈何,一籌莫展。其實,這正是他老成持重、別具匠心的表現。可見,示之不能並非黔驢技窮,而是以逸待勞,攻其無備。

[人生感悟]

能而不能在人生中就是一種裝糊塗的藝術。鄭板橋有一句箴言:“聰明難,糊塗難,聰明轉入糊塗更難。”聰明示之糊塗,能而示之不能,稱謂智能;聲色披露,不能示之能,俗謂逞能;缺智乏謀,臨敵無計,乃謂無能。

齊國的隰斯彌去見田成子,田成子和他一起登高台向四麵眺望。三麵的視野都很開闊,隻有南麵被隰斯彌家的樹遮蔽了。田成子當時也沒說什麼,隰斯彌回到家裏,叫人把樹砍倒,沒砍幾下,隰斯彌又不叫砍了。他的家人問:“您怎麼又這樣快改變主意了。”隰斯彌答道:“諺語說,知道深水中的魚是不吉祥的。田成子是有篡位野心的人。如果我表現出能夠在精微處察覺事情的真相,那我必然會有危險了。不砍倒樹,未必有罪。而知道了別人的隱秘,那罪過和危險就不得了了。所以我決定不把樹砍倒。”

商代末朝,商紂王通宵喝酒而忘記了當時是什麼日子,問左右的人,都不知道,派人去問箕子,箕子對他的從人說:“身為一國的主人,而讓一國的人們都忘記了月日,國家就危險了。一國的人都不知道,而隻有我一個人知道,我也就很危險了。”於是對使者推辭說自己喝醉了酒,也記不清是什麼日子了。

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饒。鋒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樹敵。功高震主不知給多少臣子招致殺身之禍。適時“裝傻”,既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從容地觀察形勢,實在是一種聰明之舉。

以利相誘——利而誘之

[原文]

利而誘之。(《孫子兵法·計篇》)

[今譯]

敵人貪心就用小利來引誘他上當。

[曆代論引]

賈林曰:以利運之,動而有形,我所以因形製勝也。

梅堯臣曰:彼貪利,則以貨誘之。

何氏曰:利而誘之者,如赤眉委輜重而餌鄧禹是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