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孫子談謀略(6)(1 / 3)

[曆代論引]

曹操曰:佯,愚也。或曰:“彼欲進,設伏而退;欲去,開而擊之。並兵向敵,雖千裏能擒其將也。是成事巧者也。一作“是謂巧攻成事。”

梅堯臣曰:佯怯、佯弱、佯北、敵人輕來,我誌乃得。隨敵一向,然後發伏出奇,則能遠擒其將。能順敵而取勝,機巧者也。

王皙曰:順敵意,隨敵形,及其空虛不虞,並兵一力以向之,乘勢可千裏而覆軍殺將也。

[兵法劄記]

“順詳敵意”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詐兵之術,意思和人們常說的“將計就計”大致相同。

《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蔣幹中計”,就是運用“順詳敵意”的成功事例:赤壁之戰開始前,曹操用荊州降將蔡瑁、張允為水軍都督,此二人深通水軍戰法,無疑是周瑜破曹的一大障礙。周瑜正欲設計如何除去這二人,偏巧曹操派帳前幕賓蔣幹以同學身份來勸降周瑜,於是周瑜便將就計,成功地實施了“反間計”,將蔡、張二人除掉,從而解除了心中之患。

周瑜借蔣幹前來勸降之機,先假設了一封蔡、張二人暗通周瑜的信件,置於帳內桌上,又假裝醉酒,使蔣幹信以為真,遂將“信”偷回。曹操看了蔣幹帶回的書信,不由勃然大怒,一氣之下將蔡、張二人拉出斬首,待他醒悟過來之後,悔之晚矣。

《兵經百字·順字》中講道:“敵欲退,解散開生以縱之退;敵倚強,遠鋒固守以觀其驕;敵仗威,虛恭圖實以俟其惰。致而掩之,縱而擒之,驕而乘之,惰而收之。”曹操也曾講:“彼欲進,設伏而退;欲擊,開而擊之。”講的都是“順詳敵意”的意思。因此,順詳敵意並非真的順從敵人的意思,而是順敵心理,按照敵人的思路和本來意願,誘其犯錯,或使其錯上加錯,然後乘之。正如上麵講的,敵人想地,就誘其深入;敵人想退,就網開一麵,虛留生路;敵人恃強,就故意示弱進一步驕敵;敵人恃威,便假意退讓,暗中卻積蓄力量,伺機消滅敵人。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針對以色列驕橫狂妄,鬆懈麻痹等弱點,則進一步故意示弱,如在外交上故意采取低姿態、謙恭忍讓等等。使以軍錯上加錯,以致對埃軍的一些“反常”舉動,也視而不見,埃軍進攻了,還以為“不可能”,坦克都已進來了,還以為是“局部事件”,使埃及順利達到了空襲初期的目的。

[人生感悟]

“順詳敵之意”用在人生中,是一種察言觀色、因人而言的策略。人的脾氣各不相同。有的人脾氣暴躁,有的人脾氣溫和;有的人脾氣自負,有的人脾氣謙虛;有的人脾氣粗曠,有的人脾氣謹慎。掌握了對方的脾氣,就可以按照他的脾氣特征,有針對性地說話。

有位生性高傲的處長,他的生硬冷漠麵孔常使人望而卻步。一位外地來的辦事員聽說了他的脾氣,見麵後就微笑著扔了一支煙說:“處長,我一進門就有人告訴我,處長是個爽快人,辦事認真,富有同情心,特別是對外地人格外關照。我一聽,高興極了。我就愛和這樣的領導辦事,痛快!”處長的臉上立刻露出一絲笑容,接下去談正事,果然大見成效。

這位辦事員的成功便得益於開頭的那幾句對處長脾氣的話。這樣,就不好意思給人臉色看了,反之會在維護自我形象的心理支配下變得和藹可親起來。看人的脾氣說話需注意兩點:一是要實事求是。你說的話不是無中生有,而是確有其事,對方才會感到高興。如果進行肉麻的吹捧、拍馬屁,清醒的人會把你當成小人。二是讚美要適可而止。讚美在這裏不過是使高傲者改變態度的手段,是交際的序幕。如果一味讚美,而不及時轉入正題,就失去了意義。

有一位大學畢業生去見一位企業家,試圖向這位總經理推銷“他自己”——到該企業工作。由於這位總經理見多識廣,比較固執,根本沒把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夥子放在眼裏,沒搭上幾句話,總經理便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說:“不行。”

這位聰明的小夥子,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想起孔明激孫權的故事來了。於是他決定轉移話題。他若無其事地輕輕問道:“總經理的意思是,貴公司人才濟濟,外人縱有天大的本事,似乎也無需使用。再說像我這樣的庸才能做什麼也還是未知數,與其冒險使用,不如拒之於千裏之外,是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