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孫子談攻防(1)(3 / 3)

劉邦借口上廁所,與張良、樊噲一同出賬。樊噲護送劉邦抄小路即刻脫身。張良估計二人已走遠,才回賬向項羽辭謝道:“沛公不勝酒量,不能親自向大王辭行,特地讓我帶來白壁一雙、玉鬥一對奉獻給大王和範將軍。”項羽問:“劉邦現在何處?”張良答道:“他聽說大王要責備他,心中恐懼,現又返回霸上了。”範增聽說劉邦偷偷跑了,氣急敗壞地砸碎玉鬥,惱恨地說:“將來奪取項王天下的,一定是劉邦了。我們今後都要當他的俘虜了!”

在鴻門宴上,劉邦見項羽猶豫不決,以上廁所為名,借機脫身,確屬明智之舉。假如他不及時脫身,很可能被殺掉。

速戰速決——兵貴勝,不貴久

[原文]

兵貴勝,不貴久。(《孫子兵法·作戰篇》)

[今譯]

用兵打仗貴在速戰速決,而不宜曠日持久。

[曆代論引]

曹操曰:久則不利。兵猶火也,不戢,將****也。

孟氏曰:貴速勝疾還也。

梅堯臣曰:速則省財用、息民力也,

張預曰:久則師老財竭,易以生變,故但貴其速勝疾歸。

[兵法劄記]

戰爭的目的,是獲得勝利,而不是持久的遲疑不決的消耗。大量的消耗最終要轉移到民眾身上,這必然導致民怨沸騰,國勢危急。因此,戰爭是不能久耗的,節約時間,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大量消耗。古今中外,都無不主張速戰,曠日持久對戰爭是不利的。

“兵貴勝,不貴久”的軍事思想,首先是從經濟消耗來考慮的。經濟是軍事的基礎,長期的戰爭消耗是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承受的重負,從軍事後勤學角度所總結的這一戰略原則是經得起時代考驗的。在今天,進行現代化戰爭,軍費開支就不是什麼“日費千金”,而日費萬金、億金了。

“兵貴勝,不貴久”不僅是戰略原則,而且是戰術原則。在實踐中,戰機是至關重要的,錯過機會,就會吃敗仗。戰爭就在於選擇一個重創敵軍而又能保全自我的“時機”行動,而這一時機,需要兵貴神速,即“其機在速”。“兵貴速”還是一種戰術方法。在戰役中,必須以快速作為軍隊行動的方針。打仗需輕捷、敏銳、高速、靈活。神速是軍隊取得勝利的秘訣。諸葛亮遺恨五丈原,是因蜀國連年征戰,國力消耗殆盡;希特勒力吞波蘭、丹麥、挪威、荷蘭等國,是因其行動迅捷、閃電功成。史上戰爭範例無不在昭示這一點。

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秋,匈奴乘草肥馬壯之時大舉南下。先破遼西(今遼寧省西部大淩河下遊以西,至河北省東北部樂亭縣以東),殺遼西太守,虜掠漁陽(今河北省東北部,及天津市海河以北、北京市懷柔、通縣以東)郡二千餘人,很快突進雁門。西漢名將衛青受漢武帝之命率騎兵迎戰匈奴。作為大將,衛青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他來到前線,一馬當先,衝殺在前,校尉、士卒見主將親冒矢石,勇氣倍增,人人拚死殺敵。這一戰,衛青采取閃電戰術,以快製勝,打得匈奴落花流水,斬殺匈奴兵先進水平餘。

快速出擊成功,顯示出隔開青的軍事才能,他因此受到漢武帝重用。

[人生感悟]

孫子“兵貴勝,不貴久”思想在軍事以外的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啟迪我們的是要爭時間,搶速度。

時間的寶貴,在於它既是一個公平地分配給每個人的常數,又是一個變數,對待它的態度不同,獲得的價值也就有天壤之別。時間就像在冥冥中操縱一切的神靈,它決不會辜負珍惜它的人。時間給予珍惜它的人的回報是豐厚的,時間對人的報複也是無情的。

有人曾這樣設想:我願意站在路邊,像乞丐一樣,向每一位路人乞討他們不用的時間。願望是美好的,如果真能乞討到時間,相信所有人都會甘做這樣的“乞丐”。

然而,懶惰的人把許多寶貴的時間都給浪費掉了,每日得過且過,虛度著自己的年華。隻有勤奮的人、做事講求效率的人、懂得科學支配時間的人,才可以把一天24小時變成25小時甚至更多。

時間是乞討不來的,時間隻會提醒你切莫在生活的沙灘上擱淺,激勵你不斷開拓前進。對於酷愛時間的人,時間則給予熱情的報答;對於奮力趕超的人,時間將無私地幫助他超越歲月。可是,對於輕視時間的人,時間會嗤之以鼻,把他拋至腦後;對於揮霍時間的人,時間則一笑而過,使他一無所得;對於遺棄時間的人,時間將憤然離去,使他追悔莫及;而對於戲弄時間的人,時間就毫不留情,給予他苦果一枚。

隻有那些具有深刻時間觀念的人,才可能成為運籌時間的高手。香港的李嘉誠,為了不耽誤開會,不失約於人,雷打不動地將自己的手表撥快10分鍾,以保證準時出席或赴約。他處事果斷、老練,決不拖泥帶水。他曾在17小時內,談妥一筆29億港元的交易,隨即致電彙豐銀行,2分鍾內就安排了一筆19億港元的貸款。他經常對下屬說,早上的事,下午必須有決定或答複;假如17小時內發生的事非常繁複,則在24小時內一定答複。這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誠對時間的態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