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孫子談攻防(2)(3 / 3)

戰鬥結束,班師回營後,眾將請教劉榮說:“將軍您發現敵人時很安閑自如,等到臨陣時卻披甲戰鬥,把敵人逼進城堡後,不僅一個不殺,反而放走他們,這是什麼原因呢?”劉榮解釋說:“倭寇遠道而來,一定是雙饑餓又疲勞。我軍則以逸待勞,以飽待饑,這是兵家常用具有效的方法。倭寇開始是魚貫而來,組成的是長蛇陣形,這種陣勢攻擊強,動作靈活但兩翼薄弱,易於被伏兵擊潰,所以我們要擺出真武陣式來對付他們,攻擊他們的兩翼,攔腰截斷他們,使他們首尾不能兼顧。在慌亂中,無組織沒紀律的倭寇必然不會拚命互相援救,消滅了前方的任寇,後方的倭寇進入空堡內,一定有拚命戰鬥的決心,這時,我軍如硬功夫要攻擊它,怎麼能不受挫折呢?雖然我們兵力有優勢,但也沒有必要去強攻這些凶悍的亡命徒。因此,我故意放條生路給他們逃走,然後我們待他們出來後,他們急於逃竄,已無心再戰,此時再予以打擊,就可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巨大的成功!這是‘圍師必闕’的戰術。以上這些作戰方法,兵書上都有記載,諸位平時沒有留心嗎?”

[人生感悟]

為什麼包圍敵人時要給他留條潛逃之道?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歸處於絕境的敵人冒死反撲,自己反百措手不及。即使對方是弱敵,當他們意識到反正也是一死,拚出去可能有活路時,就會產生出巨大的反擊力,處理不好,就要受其傷害。

這個道理也可適用於人際關係。人被逼急時,有的則會采取陰謀手段伺機報複。所以,“得饒人處且饒人。”是安全的做法。

在18世紀,法國科學家普魯斯特和貝索勒是一對論敵。他們圍繞定比定律爭論了有9年之久。他們都堅持自己的觀點,互不相讓。最後的結果是普魯斯特獲得了勝利,成了定比這一科學定律的發明者。但是,普魯斯特並未因此而得意忘形,得理不饒人。他真誠地對與他與激烈爭論的對手貝索勒說:“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責難,我是很難進一步將定比定律研究下去的。”同時,普魯斯特還特別向眾人宣告,定比定律的發現,有一半功勞是屬於貝索勒的。

在普魯斯特看來,貝索勒的責怪和激烈的批評,對他的研究是一種難得的激勵,是貝它勒在幫助他完善自己。這與自然中“隻是因為有了狼,鹿才跑得更快”

的道理是一樣的。

普魯斯特的寬容是博大而明智的,他允許別人的反對,不計較他人的態度,充分看到他人的長處,善於從他人身上吸取營養,肯定和承認他人對自己的幫助。正是由於他善於包容和吸納他人的意見,才使自己走向成功。

窮寇勿迫——窮寇勿迫

[原文]

窮寇勿迫。(《孫子兵法·軍爭篇》)

[今譯]

對陷入絕境的敵人不要過分逼迫。

[曆代論引]

陳(白皋)曰:鳥窮則捕,獸窮則噬也。

梅堯臣曰:困獸猶鬥,物理然也。

張預曰:敵若焚舟破釜,來決一戰,則不可逼迫,蓋蓋窮則搏也。晉師敗齊於鞍,齊侯請盟,晉人不許。齊侯曰:“請收合餘燼,背城借一。”晉人懼而與之盟。吳夫概王謂“困獸猶鬥”,漢趙充國言“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蓋亦近之。

[兵法劄記]

孫子為什麼主張“窮寇勿迫”呢?梅堯臣的注解在《十一家注孫子》中頗豐人代表性——“困獸猶鬥”。困獸猶鬥,何況人呢?吳王聽取了夫概的意見,先勿迫窮寇,然後在半路上攻擊,取得了勝利。相反,鄭成功於1661年5月在台灣進攻台灣城,由於迫城過近,受到守城的荷蘭軍隊炮火反擊,將士受到重大傷亡。

《三十六計》中的“欲擒故縱”一計說:“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誌,散而後擒,兵不血刃。”此論意為:逼得敵人無路可走,他就會反撲,讓他逃跑則可以減削敵人的氣勢。追擊時,跟蹤敵人不要過於逼迫他,以消耗子他的體力,瓦解他的鬥誌,待敵人士氣沮喪、潰不成軍,再捕捉他,就可以避免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