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霸深諳兵法,乃知兵之將。他分別對敵、我、友三方作出準確的預測和分析,“知可以與不可以戰”,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和馬武軍隊的能動性,最大限度造成和擴大敵軍的錯誤,從而穩操勝券。
[人生感悟]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知道什麼仗可以打,什麼仗不可以打;二是知道可以打之仗的時機,不可打之仗的時機。這條知勝法,玄機在“知”字。軍事以外的領域若要成功,亦為“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1964年,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突然宣布不再做大型電子計算機。對這項決定,大家都感到震驚。鬆下已花了5年的時間去研究開發,投下12億元的巨額研究費用,眼看著就要進入最後階段,卻突然全盤放棄。鬆通信工業公司的經營也很順利,不可能發生財政上的困難,所以十分令人費解。
鬆下幸之助所以會這樣斷然地做決定,是有其考慮的。他認為當時公司用的大型電腦的市場競爭相當激烈,萬一不慎而有差錯,將對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到那時再撤退,就為時已晚了,不如趁著現在一切都尚有可為時撤退,才是最好的時機。
事實上,像西門子、RCA這種世界性的公司,都陸續從大型電腦的生產中撤退而廣大的美國市場,幾乎全城被IBM獨占。像這樣,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公司獨占市場就綽綽有餘了。更何況在日本這麼一個小小市場,就有富士通、日產、日立電器等七個公司搶灘,他們也都投入了相當多的資金,這樣,等於是賭下整個公司的命運,鬆下也許會生存下來,也有保能就此消退,鬆下衡量得失後,終於決定撤退。
交戰時,撤退是最難的,如果無法勇敢喊撤退,或許就會受到致命的打擊,將領應該看透這一點。鬆下勇敢地來實行一般人都無法理解的“撤退哲學”,足見其眼光高人一等。
上下一心——上下同欲者勝
[原文]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兵法·謀攻篇》)
[今譯]
全軍上下同心同德,同仇敵愾的能夠獲勝。
[曆代論引]
曹操曰:君臣同欲。
杜佐曰:言君臣和同,勇而戰者勝。故《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梅堯臣曰:心齊一也。
王皙曰:上下一心。若先()剛愎以取敗,呂布違異以致亡,皆上下不同欲之所致。
張預曰:百將一心,三軍同力,人人欲戰,則所向無前矣。
[兵法劄記]
“欲”,有多種解釋。其一,意願同“欲”,即同心同德。其二,利益。“同欲”既共同的利益。其三,欲望。即心中的希望、嗜好。“同欲”即通過上下欲望相同,達到上下同心同德。其四,心。“同欲”即同心、齊心。其五,俗。“同欲”即習俗相同。“上下同欲者勝”玄機在“欲”字。
公元74年(東漢永平十七年),漢王朝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和戊已樣尉,任命耿恭戊已校尉,屯兵金蒲城(今新疆烏魯木齊市)。雖然漢廷重新在西域設官建製,但這時西漢的勢力已過鼎盛,西域各國也不再紛紛向漢朝臣服,而當時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卻日漸強大,西域各國紛紛依附到匈奴的旗幟之下。第二年北匈奴就聯合西域小國大舉進攻金蒲城和疏勒(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境)。在敵我力量極其懸殊的情況下,校尉耿恭與部下坦誠相待、同生共死。在他的帶領下,漢軍士卒上下一心、同仇敵愾,雖然叛軍日益增兵圍攻,卻久攻不下。公元76年,漢朝酒泉太守段彭等率軍增援耿恭,耿恭最後終於大敗敵軍,北匈奴被迫退走。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上下一心,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軍隊的戰鬥力。耿恭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沒有死拚硬戰,而是與士兵同甘共苦,鼓舞了士卒的士氣,激發了士兵們的鬥誌,等來了援軍,解除了金蒲城之圍。
[人生感悟]
軍事以外的廣闊領域裏,也有頗多“上下同欲者勝”的事例。美國有一家生產香腸的肉類加工廠,上下堅信高質量的香腸能使食者一整天舒舒服服,因而全廠上下都認為其工作具有崇高的目標——協助成千上萬的人得到快樂的一天。這個“欲”固與西方文化背景有關,但這個“上下同欲”,激勵了全廠上下的積極性,推動了企業效益不斷提高。其實,企業經營者大多加知道“上下同欲”出效益,究其舉措優劣高下之原因而在於同何“欲”以及如何“同欲”上。美國的這家肉類加工廠所同之“欲”,可謂信念、信仰,這比金錢刺激更能植根於企業全體員工的心田。
現代企業從外延上可以分為大中小等多種類型,從內涵上可以分為四個檔次:第一檔,形成了團隊;第二檔,形成團隊並具有科學的組織製度;第三檔,塑造出團隊精神;第四檔,形成具有魅力的企業之魂。這是企業發展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