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孫子談製勝(4)(1 / 3)

北京保衛戰,於謙創造“先為不勝”的條件,構築城防工事,趕製武哭器,籌集糧草,護編軍隊,紮紮實實地進行了一係列的戰前準備,使明軍立於不敗之地(先為不可勝)。當敵軍進抵城下,他又親自披掛上陣,出城迎敵,以頑強的戰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使敵軍進攻受挫,士氣低落。當敵人撤退時,他乘勢率軍追擊,獲得大勝(以待敵之可勝)。

[人生感悟]

“先為不可勝”須有戰略眼光,要講謀略,它的要害在“為”,即謀劃,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創造。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大地卷起了一股可怕的“黑旋風”——愛滋病,任何藥物都抵擋不了它的恐怖侵襲。既想保持開放的性觀念,又怕見上帝的美國人後來發現,有一種小玩意能夠有效地抵擋愛滋病的進襲,那就是避孕套。

當時,由於現在市場需求突然猛增,美國國內數量有限的避孕套一時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遠在燕半球的另一邊,嗅覺敏銳的兩位日本商人立即發現了那座“金山”,立即在最短的時間內,生產了一大批避孕套,火速運往美國。一時之間,美國眾多的代銷店門庭若市;兩億多隻避孕套很快銷售一空。

在人生裏,我們要學會培養自己的前瞻眼光和敏銳的洞察力。所謂前瞻眼光和敏銳的洞察力,體現在三個方麵:一是在動態中準確地預見事物的發展趨勢;二是在靜態中,及時地預見事物產生的變化;三是在平常的工作、生活、學習以及友好往來中善於發現不顯眼的機會,並預見到它蘊含的價值和意義,從而牢牢地抓住它,充分地發展自己。

謹慎小心——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原文]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孫子兵法·形篇》)

[今譯]

打勝仗的軍隊總是事先謀劃好必勝的條件,然後才尋找機會與敵交戰;打敗仗的軍隊總是先與敵人交戰,然後在戰爭中企圖僥幸取勝。

[曆代論引]

曹操曰:有謀與無慮。

李筌曰:計與不計也。是以薛公知黥布之必勝,田豐知魏武之必勝,是其義也。

何氏曰:凡用兵先定必勝之計,而後出軍。若不先謀,唯欲恃強,勝未必也。

[兵法劄記]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是寓意深刻、富含哲理的軍事格言。“先勝”連著“求戰”,可縮略成“先勝求戰”;“先戰”連著“求勝”,可縮略成“先戰求勝”。孫子為什麼不說“先勝求勝”、“先戰求戰”呢?其中可看出孫子對謹慎的重視,察出孫子對敗兵失敗原因的深刻揭示。首先使自己不被敵人戰勝了,首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了,首先使自己具備了取勝條件了,在這種有利的態勢下,孫子不說“必勝”,也不說“求勝”,卻告誡人們“求戰”,一是說明孫子對“戰”的迫不得已,二是說明孫子對取勝因素認識的深刻全麵,三是說明孫子的謹慎和進取精神。孫子認為,這樣的軍隊才是“勝兵”。自己還沒有把握不被敵人戰勝,自己還沒有立於不敗之地,自己還沒有完全具備勝利的條件,在這種不利的態勢下就僥幸地“先戰”了,然後企圖“求勝”,這裏孫子不用“求戰”等詞句而恰恰用“求勝”一詞,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了“敗兵”的“敗形敗態”,孫子認為,這樣的軍隊就是“敗兵”。

常言道:“狡兔有三窟,軍師有三策。”軍事謀略上,許多將領的智囊,也就是軍師運籌帷幄,列陣交戰,常常考慮到多種可能,準備好幾套方案,通常稱為上、中、下三策。在可能的情況下,首先爭取代價小,戰果大,對戰爭全局有決定性影響的上策;上策行不通,就采取經過努力爭取能夠獲得成功的中策;倘若情況驟變,實行中策已無希望,尚有下策即退軍應籌。這“三策”,包含著樸素的軍事辯證法思想,表現了軍師在戰爭指導上的係統思想觀念。

三國時,龐統在魯肅、諸葛亮的推薦下,做了劉備的副軍師。劉璋為了鞏固他在四川的統治,請劉備去助一臂之力。待劉備處川後,前線傳來曹操率兵南下,孫權打算進犯荊州的消息,劉備坐臥不安,向劉邦討救兵,前去解荊州之急。但劉璋隻是打發4000老弱兵卒,米一萬斛助劉備。劉備十分生氣,一時沒了主意。龐統說:“現在我有三條計策,請你自己選擇定奪。

劉備仿佛在黑暗中見到一絲光亮,忙問龐統是哪三條。

龐統說:“一條是來個一不做二不休,現在就選精兵,晝夜兼程直襲成都,此是上策;二條是主公假裝領兵回荊州,路過涪城,西川守將揚懷、高沛必來相送,相機將二人擒殺,奪下關隘,然後再兵進城都,此是中策;三條是即刻偃旗,息鼓,退還白帝城,然後回荊州,再作打算,這是下策。倘若三條都不聽,隻是死守在此,一旦事變,不可救也。

龐統在這裏,為劉備提出了三個行動方案:一是直取成都,二是取涪城,三是回荊州。但是真要回荊州實際是無計可施,算不上計謀。結合《三國演義》來看,劉備入川,就是為了奪取蜀川之地,殺死劉璋。此時,龐統出的計謀,在“逆取順守”策略指導下,本來是以劉璋初時來涪城,迎接時襲殺為上計的,而勸劉備從葭萌關取成都為中計,自葭萌關取涪城隻是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