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孫子談機變(2)(3 / 3)

[人生感悟]

在處理問題時,人們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片麵性,顧此失彼。為了求得正確的解決辦法,你必須左思右想,權衡利弊,全麵考慮。

當你在思考某一複雜的問題時,切不要急於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要想一想這個問題在曆史上有什麼經驗教訓,現實生活中有什麼新的情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不妨親自去觀察一下,然後再做結論。

北宋時,西夏主李繼遷騷擾西部邊疆,保安軍擒獲了李母。宋太宗想把她殺掉,猶豫不決,請樞密使寇準商議此事。商議定後,寇準回家路過相府,將結果告訴宰相呂端。呂端問:“這件事準備怎樣處理?”寇準告之:“準備斬首,以懲戒凶逆。”呂端說:“如此未必合適。”他於是進見皇帝說:“從前項羽欲烹高祖父太公以示威於高祖,而高祖卻說願分得一杯羹。舉大事者是不顧父母的,何況李繼遷是個不孝之子呢。陛下今天殺其母,明日能抓住李繼遷本人嗎?如若不然,隻能增添其對宋的仇恨,反而誌堅。臣以為,應將李母安置於延州,好好服侍,以招來李繼遷。他即便不降,也可用此事拴住他的心。”太宗聽罷稱讚,以此為理。後來繼遷母死於延州,繼遷死後,其子投誠。

當人被某事某物所惑時,往往會不顧利害得失而匆匆行動,從而不免受挫。而兼顧利害得失者,無論辦什麼事都不會陷入困境了。

能屈能伸——屈伸之利,人情之理

[原文]

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九地篇》)

[今譯]

對於九種地形的變化處置,攻防進退的利害得失,將士們心理情感的變化規律,將帥們都是不能不認真研究考察的。

[曆代論引]

曹操曰:人情見利而進,見害而退。

梅堯臣曰:九地之變,有可屈可伸之利,人情之常理,須審察之。

王皙曰:明九地之利害,亦當極其變耳。言屈伸之利者,未見便則屈,見便則伸。言人情之理者,深專淺散,圍禦之謂也。

張預曰:九地之法,不可拘泥,須識變通,可屈則屈,可伸則伸,審所利而已。此乃人情之常理,不可不察。

[兵法劄記]

用兵之利,在於靈活善變,當進則進,當退則退,有曲有伸,伸縮自如,剛柔相濟。剛則堅不可摧,柔則如綿似水;伸者鋒芒畢露,縮者若有若無,而那種隻能剛不能柔,隻直不彎,機械死板的用兵方法沒有不吃虧的。

中國最早就把“陰陽說”運用於戰場,從“兩儀”到“八卦”,而八卦的每卦又派生出八卦,即八八六十四卦,再繼續派生,無窮無盡,陰陽相濟,奧妙無比。所以,專門論述此理的《周易》,尤為古代優秀將帥所獨鍾,並千方百計掌握其中的玄機奧理。這種“陰陽說”最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發展變化和剛柔相濟之理,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而孫子的“屈伸之利”,其基本思想也在於此法此理。

戰爭是生死較量,能否做到“屈伸之利”十分重要,這方麵的教訓也不勝枚舉。三國時期袁紹雖百萬之眾,煊赫一時,但由於他剛愎自用,優柔寡斷,當進不進、當退不退,最後卻敗在了當時還處於弱勢的曹操手中。劉備因關羽被殺“忍無可忍”,把諸葛亮一再告誡他的“東聯孫吳,北拒曹操”的國家戰略置之腦後,犯忌攻吳,結果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幾乎為蜀國的滅亡劃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