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熊秉坤聽到突發的槍響後,急忙攜槍,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二排三棚。他當機立斷,宣布立刻發動起義。同誌們紛紛響應,衝出營房。營房是兩層樓,二三排住在二樓,二樓的起義士兵們迅速向樓下衝去。一些士兵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鳴槍示威。一時間,槍聲四起,流彈橫飛。
代理管帶阮榮發正在一樓,聽到二樓槍響,和右隊隊官黃坤榮、司務長(一說排長)張文濤一齊持槍前來彈壓。阮榮發看到有個人影扭著腰,從二樓奔跑下樓梯,向自己跑過來,認定這一定是帶頭造反分子,沒有多想,抬手對著人影就是一槍,正中來人的前胸。不料,中槍倒地的不是別人,正是剛才帶傷而逃的陶啟勝(陶啟勝並未當即死去,隨後被起義士兵通知家人領回家去,第二天死在家中。他可算是武昌起義中第一個被打倒的敵人)。
樓上的起義士兵見狀,嚷道:“各位長官,跟我們一塊革命罷,同去同去!”阮榮發等人頑固到底,大聲喝阻起義士兵,還要衝上樓梯去追究為首分子的罪責。熊秉坤與章盛愷、程風林、程定國、金兆龍等人與他們在樓上樓下對峙,展開槍戰。其間,章盛愷負傷,程風林傷重而死。程定國槍法很準,一連打死黃坤榮與張文濤二人。起義士兵呂中秋打中阮榮發。阮榮發負傷逃跑,一邊跑一邊向前隊放槍,打死一名起義士兵。隨即,阮榮發被起義士兵徐步斌打死。此時,工程營的其他軍官,已經作鳥獸散了。
控製住營房後,熊秉坤吹響警笛,召集士兵集合,正式宣布起義。聽到外麵零零星星的槍聲,熊秉坤不能確定自己的冒險有沒有得到同誌們的響應。不過考慮到起義後缺乏彈藥,熊秉坤很快就率領同誌們冒險奔往楚望台軍械所。夜,漆黑漆黑的。一隊起義士兵快速行進在街道上,不知道前方的楚望台有什麼在等待著他們?
楚望台上,派來監視的前任管帶李克果聽到發難槍聲時,非常緊張。他召集軍械所的官兵訓話,命令他們:“如果有徒手的‘匪人’來,你們應該開槍抵抗;如果有持槍的‘軍隊’來,你們人少,要避一避,再看情形。”士兵馬榮是革命黨人,乘機對李克果說:“我們都沒有子彈,怎麼能抵抗‘匪人’?”李克果覺得有道理,叫人搬出兩箱子彈,分發給士兵。革命士兵們得到子彈,馬上朝天鳴槍。馬榮興奮地喊:“起義了,起義了!”李克果大驚失色,和其他監視軍官抱頭而逃。這時,熊秉坤帶人逼近軍械所。所裏的滿族士兵負隅頑抗,不讓熊秉坤等人靠近。馬榮等人衝著滿族士兵放了一排槍,後者就逃散一空了。馬榮打開營門,和熊秉坤的起義隊伍勝利會師。楚望台軍械所,這座湖北新軍最大的軍火庫落入起義者手中。
工程八營槍響時,29標駐地離工程營最近。29標的起義代表蔡濟民聽到槍聲大作,迅速向天鳴槍響應,高呼:“起義了,起義了,大家快出來!”蔡濟民,1886年生,湖北黃陂人,參加新軍十年,先後任29標司務長、排長等職。他還加入過日知會、共進會、文學社三大革命組織,竭力促成共進會、文學社聯合。蔡濟民參與了起義謀劃,是計劃中的領導機構成員之一,也是直接參加武昌起義的兩位核心領導成員之一(另一人是吳醒漢)。他判斷出工程八營率先起義後,迅速帶領29標300多名革命士兵衝出營房,冒著小雨向楚望台奔去。他們沿途擊斃了阻擋的若幹旗兵,迅速到達楚望台。
臨近陸軍測繪學堂的學生,聽到工程八營的槍聲,推開攔阻的教官,撕爛窗簾和被單,在臂上捆紮白布條作為標記,全體衝出教室,奔向楚望台。此外,加上從其他部隊衝出來的部分士兵,很快楚望台就聚集了400多名起義者。大家緊張有序地打開軍火庫,分發武器彈藥武裝自己,並在楚望台附近布置防禦。
起義同誌還在陸陸續續趕來,越來越多的人或站或坐在雨中,等待下一步的行動。有人在爭搶軍火,有人在爭吵意見,場麵出現了混亂。因為是倉促的起義,大家並沒有成熟的行動計劃。當務之急是成立一個臨時指揮機關,把大家組織起來繼續戰鬥。最先發難的熊秉坤軍階太低,難以服眾,也不懂指揮。當日在楚望台當值的工程八營左隊隊長、29歲的吳兆麟並沒有隨李克果逃走,選擇留下來。他是在場軍階最高的人。吳醒漢等人就拉他出來,要他擔當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