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期間,革命黨人在各地缺乏強有力的領袖人物,光複後難以推出能為社會接受的革命都督。江西尤其如此。人們先是推舉幾位新軍教官為都督,後來又從九江請馬毓寶來做都督,都不能控製局麵。省內不乏投機分子想借革命之機,擴充勢力,謀取榮華富貴,弄得江西省內混亂一時。最後還是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中央任命李烈鈞為江西都督,才穩定了政局。
再回到北方,陝西革命後,鄰接的山西革命黨人也躍躍欲試。
山西巡撫陸鍾琦在武昌起義爆發前剛剛到任,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預防太原新軍起義。可惜他還沒想出防範措施,新軍就在10月29日發難,迅速攻占了巡撫衙門。巡撫陸鍾琦全家當時都在衙門中。陸鍾琦,順天宛平(今北京)人,進士出身,做過攝政王載灃的老師,有孝子之稱。兒子陸光熙,也是進士出身,也是孝子,曾有割股療親之舉。不同的是,陸光熙曾留學日本,傾向革命。據說他來山西,就是為了勸說父親反正附和革命。父子倆還沒交流出結果來,起義官兵就蜂擁而入了。陸鍾琦責問道:“我剛來一月,有何壞處,爾等竟出此舉?”起義者不回答就開槍,殺死了來太原僅23天的陸鍾琦和一名仆人。陸光熙怒斥:“你們這是做什麼?”結果也被起義者開槍打死。最後,陸鍾琦的妻子唐氏和多名仆人也被殺身亡,13歲的陸家孫子被刺傷。可見革命畢竟是流血暴力事件,爆發之時稍有約束不當或情緒過激之處便會奪人性命。陸鍾琦因此成為第一位殉節的漢族督撫,加上闔門遇難,迅速被清廷樹立為“正麵典型”,說他“滿門忠烈”。陸鍾琦獲諡“文烈”,陸光熙獲諡“文節”,唐氏得到旌表。保守勢力常常舉他的例子來說明革命的破壞作用。
當晚,除了巡撫陸鍾琦外,沒有革命的新軍協統譚振德也被當場擊斃,太原宣告光複。隨後,山西各界代表在諮議局開會,公推新軍標統、同盟會員閻錫山為山西都督。閻錫山就此開始了對山西三十多年的統治。
山西起義的第二天,10月30日,雲南新軍也起義了。
雲南新軍的革命基礎非常好,協統蔡鍔等都是革命黨人,新軍各個學堂暗地教的都是反清革命的道理。在北方革命浪潮的推動下,雲南革命黨人焉有不起義的道理?雲貴總督李經羲憂心忡忡,依靠新軍也不是,防範新軍也不是,隻能停止給士兵發子彈。這一招一點用都沒有,當兵的誰手裏沒有偷偷藏幾顆子彈啊?30日,新軍在蔡鍔的指揮下,整齊劃一地參加起義。講武堂學生們打開城門,迎接起義軍入昆明。騎兵團、炮團,都倒戈,加入起義隊伍,向總督衙門衝去。總督衛隊見到起義軍後,自動繳械投降,李經羲成了俘虜,被送離雲南。整個行動相對平和,隻在爭奪五華山和軍械庫時發生了戰鬥。拒絕革命的第十九鎮統製鍾麟同被擊斃。11月1日,雲南軍政府成立,蔡鍔被推舉為都督。昆明以外各地的巡防軍相繼被肅清,雲南全省不久宣告光複。
與雲南緊密聯接的貴州,革命力量薄弱。在雲南光複的刺激下,貴州革命黨人謀劃起義。立憲派勢力也四出活動,希望清朝巡撫沈瑜慶宣布獨立,企圖在貴州建立立憲派的政權。沈瑜慶拒絕獨立。11月3日,一群十八九歲的新軍士兵、學員自發起義,打進貴陽城來。沈瑜慶控製不了局麵,幹脆撒手不管,宣布下台。立憲派、革命派接手宣布貴州獨立,但相互之間爭吵不休,加上派係林立,很快爆發了內訌,影響社會穩定。最後,雲南方麵派唐繼堯率滇軍進入貴州,才控製了局麵。唐繼堯當上了貴州都督。
在10月底11月初的這段時間裏,安徽的獨立一波三折,最為複雜。
安徽當時的省會在安慶,新軍中革命力量也很強大,收到武昌起義的消息後歡欣鼓舞,商議呼應。巡撫朱家寶驚恐萬狀,召集文武官員開會,磋商防範革命黨起義的辦法。最大的問題還是老問題:新軍不可靠,舊軍又依靠不了,怎麼辦?好在安慶離南京近,南京駐紮有清軍重兵,朱家寶便急電兩江總督張人駿,調來駐紮在浦口的江防營到安慶。同時,朱家寶又提前發餉,希望穩定新軍軍心。
安徽新軍缺乏統一有力的領導者,各部在起義指揮上協調不一,遲遲發動不起來。10月31日,新軍某排單獨發難,襲擊安慶城失敗。不過,省內各州縣民軍風起雲湧,壽州、合肥、蕪湖陸續宣布獨立,朱家寶的命令已經出不了安慶城門了。在此情況下,立憲派就想上台攝取政權。各社會團體於11月7日在諮議局開會,決定次日由諮議局自行宣布獨立。朱家寶見勢不妙,覺得與其被動讓別人宣布獨立,不如自己宣布獨立,爭取主動。於是,他在第二天(11月8日)搶先宣布安徽獨立,自己任命自己為安徽都督。朱家寶是袁世凱一手提拔起來的,是袁黨人物。起初,他拒絕獨立,揚言:“家寶食清之祿,死清之事,城存與存,城亡與亡,諸君勿複多言。”據說袁世凱密電朱家寶“宜順應時勢,靜候變化,不可膠墊書生成見,貽誤大局”,朱家寶頓時領會袁世凱的意思,幡然改變,借獨立來謀取將來的發展。
革命黨人自然激烈反對朱家寶此舉,根本不承認他這個都督。11日,革命黨人召集各界代表開會,再次宣布獨立,推舉王天培為都督。這樣,安徽就出現了兩個都督。王天培和朱家寶爭位。前者年輕,依靠部分同樣年輕的新軍官兵,實力有限,又因為強行剪辮而激起民眾反對。朱家寶乘機煽動巡防營以反對剪發辮為名哄鬧。王天培隻當了幾天都督,旋即離去。安慶很快陷入舊勢力、立憲派和革命黨人群雄爭霸的局麵。安徽其他地區自行獨立的都督也各行其是,不服從安慶指揮。中間,江西九江軍政分府兩次派軍入安慶,協助穩定政局。第一次驅逐了朱家寶,迫使後者翻牆而逃。但九江軍隊軍紀實在敗壞,一入城就劫掠百姓,遭到安徽軍民的反對;第二次九江軍隊參謀長李烈鈞親自前來,還是控製不了安徽群雄,不久率部去武漢參加會戰,得以脫身。等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革命黨人柏文蔚出任安徽都督,中央又派軍隊消滅了地方割據都督,這才穩定了安徽局麵。
以上七省相繼宣布獨立,都距離武昌起義爆發不到一個月,其勢洶洶、其情迫切,可見人心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