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刺客(2 / 2)

1月26日晚,臘月初八,這是北京最冷的時節。北京金台旅館裏來了一個操北方口音的清軍軍官。他自稱是奉天講武堂監督崇恭,吩咐夥計安排了房間,隨後要了旅館的馬車出門,前往紅羅廠良弼宅第。不用說,這個崇恭就是喬裝打扮的彭家珍,在他軍服的外套裏藏有炸彈,腰間別有手槍。夜幕中的北京城,點點燭火閃爍在灰暗的胡同群中。彭家珍抱著必死的決心,旁觀著車外的人間煙火,伴著馬車的輕微顛簸緩緩前往目的地。

到了良弼府上,彭家珍持崇恭的名帖求見良弼。看門人告之:“大人尚在陸軍部。”彭家珍問:“是否鐵獅子胡同?”看門人稱是。彭家珍轉身準備去陸軍部。他的馬車在胡同口和對麵駛來的一輛馬車擦身而過。彭家珍注意到車中人相貌頗似良弼,就讓馬車停下等候。他跳下車來,整了整衣冠,快步向良弼的馬車追去。良弼車到家門口,走下車來,彭家珍已經拿著名帖遞了過來。良弼接過名帖,看來人似乎不是崇恭,感到詫異。這時候,彭家珍從懷中掏出炸彈。良弼看到對方掏出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機警地退後向家裏跑去。彭家珍將炸彈向他猛擲過去。一聲巨響如驚雷劃破夜空,彭家珍頭部被彈片擊中,當場殉國。另有衛兵、馬夫等數人當場死亡。良弼左腿被炸得粉碎,渾身鮮血淋漓,被奴仆們抬去搶救。

兩日後,良弼傷重不治。臨死前,他對妻子和女兒說:“炸我者,獨不殺老薩與蔭昌?聆其音確是川人,真是奇男子!(良弼曾在成都生活過)我本軍人,死不足惜,其如宗社從茲滅亡何?”他的擔心果然沒錯,宗社黨諸人聽說良弼的噩耗後,喪膽氣衰,不敢高調與革命軍為敵,膽小的開始預備後路作鳥獸散了。

袁世凱充分利用良弼的死,給清廷權貴們施加壓力。段祺瑞率領北洋軍將領46人聯名奏請清廷“立定共和政體”,警告猶豫不決的王公大臣們考慮身家性命。在生死麵前,養尊處優的王公親貴們,紛紛做起了縮頭烏龜,再也沒有人敢站出來頑抗了。清朝權貴最後的抵抗意誌也喪失了。清王朝在彌留之際,連為宗廟社稷死節的忠臣都找不到。而在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都有朝廷權貴和官員自盡。王朝氣數真的是盡了。

彭家珍在行刺的前一天,給同誌和家人留下了《絕命書》。其中寫道:“共和成,雖死亦榮;共和不成,雖生亦辱,不如死得榮。”他以赴死之心行刺良弼,人們檢查他的屍體時發現他一隻手裏還緊緊握著另外一枚炸彈。可見當時如果扔出去的炸彈沒有爆炸,彭家珍會扔出第二枚炸彈,直到完成任務為止。他用生命建立了“收功彈丸”的奇效,爆炸發生半個月後宣統小皇帝就宣布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