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美國霸權的世紀幻覺(序)(2)(1 / 1)

蘇聯不在了,歐亞大陸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向全世界敞開懷抱,美國、俄羅斯、中國都在此投下了不菲的賭注。生活在這塊大陸上的人占全世界的75%,這塊大陸創造的財富占全世界60%,這塊大陸上消耗的資源占全世界的75%。

美國有資本向其他在這塊大陸上角逐利益的國家炫耀。美國是世界上軍事開銷最大的國家,花在軍事上的錢比"世界軍事支出榜"上排名在第2到第14的國家加在一起的還多。但是,其他國家也提醒美國,美國在世界貿易和生產中所占的比例正在減少,世界就目前而言是美國一家獨大的單級秩序,而各國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多極化趨勢更是不可避免的大潮流。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都在崛起之中,美國為這些力量的強大惴惴不安。

經濟實力的減弱,讓美國不得不動用武力來捍衛自身的地位,而張揚武力,又加深了世界各國對美國霸道一麵的認識。

美國在很大程度上控製著歐亞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在中東、地中海、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幾乎任何一個石油資源豐沛的地區,都可見美國大兵的身影。

"9·11"事件的第二天,聯合國就賦予美國"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應對這場襲擊的權力,美國由此得到了一個用強硬手段掌控歐亞地區的機會,一麵大打反恐牌,一麵告訴其他國家,這紛亂的世界少不了美國出麵維持秩序。

美國政府很早就勾畫出"無賴國家"的樣貌,所謂"無賴國家",明顯是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的國家,它們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恐怖分子非常親密。很多時候,美國就像一個被迫害妄想症患者那樣,反複想象著"無賴國家"對美國構成的種種威脅。

帶著這種對"無賴國家"的想象,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著力研發高技術武器,對炸彈、飛機、坦克的大幅度改進和在衛星上的廣泛使用,讓美國在戰爭中的傷亡人數大幅減少。

1991年的海灣戰爭是美國高技術武器的牛刀小試,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則是這些高技術武器的大試驗場,在2001年到2002年的阿富汗反恐之戰中,美國又讓全世界見識了其在高技術武器上取得的成就。

隨便瞟一眼美國的"無賴國家名單",就會發現,榜上有名的國家不是蘊含著豐富能源,就是和能源問題息息相關。美國將能源壟斷作為擴張戰略的一大核心。有意思的是,就在"9·11"事件發生的前幾天,美國能源部情報局剛剛把阿富汗的戰略意義定義為"中亞到阿拉伯海出口石油、天然氣的潛在運輸線"。

石油資源將被誰掌控?石油輸送安全將由誰負責?誰來決定石油向國際市場的輸出?美國相信這三個問題將左右21世紀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

早在1998年,美國政府就開始強調裏海地區的戰略意義,裏海石油並不屬於歐佩克,若裏海石油大幅流入市場,歐佩克對世界油價的影響力就會被削弱,在這種情況下,歐佩克再拿石油對美國進行政治威脅就會顯得力不從心。美國渴望石油,並非因為美國需要石油,而是要借石油消滅潛在的競爭對手,確保歐亞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都為美國操控。

無所匹敵的軍事優勢,超強的經濟實力,對全球經濟市場的控製——美元在全球儲備貨幣中的第一地位,這些都是美國稱霸的基礎。

在歐元誕生前,全世界沒有一種貨幣能讓美元感受到威脅。1999年歐元正式投放市場,到21世紀初,年輕的歐元便上升為世界金融市場第二重要的貨幣,前景大為良好。

隨著歐元的出現,美元債券在世界債券中所占比例開始下滑,歐元債券明顯搶占了美元債券的市場。歐元對美元發起了挑戰,如果在這一關鍵時期,哪個歐佩克成員決定將歐元作為石油計價和貿易的貨幣,美國那"全球儲備貨幣第一"的地位就更加危險了。偏偏2000年,一向和美國關係不和的伊拉克發現了美國的這一軟肋,正式宣布用歐元,而不是美元做石油的結算單位。此消息一出,美元當即貶值,其他那些有意用石油牽製美國的國家,像利比亞、伊朗、委內瑞拉等也紛紛表示願意使用歐元進行石油交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