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在多人的要求下,巴列維極不情願地任命摩薩台為首相。摩薩台一上台,便開始按照自己的計劃與英國在石油問題上周旋,並最終強迫巴列維簽署了石油工業國有化法案,以此為法律依據來繼續與英國對抗。英伊之間的矛盾,隨著摩薩台的上台而激化。英國對摩薩台恨之入骨,一邊圖謀扶植一個親英分子來代替摩薩台政府,一邊抵製伊朗轟轟烈烈的石油國有化運動。
在美國看來,在冷戰時期,英國與伊朗把關係搞僵並不是一件好事。就當時的態勢來看,伊朗的變革已經勢如破竹,不可阻擋,英國一味地遏製,與伊朗作對,隻能把它推向蘇聯的懷抱。更何況,美國也想在伊朗分一杯羹,自然要先弱化英國在當地的影響。不過在英伊衝突的過程中,美國除了對英國提出一些建議外,並沒有采取過火的幹涉,美國也很清楚,當下冷戰的時局,美國也不能沒有英國的支持。
然而,隨著冷戰高潮的到來,美國突然意識到有著豐富資源的伊朗也同樣對蘇聯有強大的誘惑力,於是,美國開始偏向英國,逐漸由原先的"騎牆派"角色,變成了主動幹預。杜魯門曾經提出,如果伊朗可以向英國進行一定數量的賠償,國有化就比較合理。顯然,美國雖然不太讚成伊朗石油國有化,但也不敢表現出過於尖刻的態度,否則,伊朗很可能轉向蘇聯。
為了確保伊朗與蘇聯保持距離,美國加大了對伊朗的經濟、軍事援助,同時說服英國將石油利潤與伊朗五五分成,盡量表現出真心實意。然而,英國和摩薩台都不買美國的賬,該是什麼樣還是個什麼樣,一點讓步都不肯,美國的調解在英國的貪婪下起不到絲毫作用。
美國隻希望逼迫伊朗盡快解決其與英國的衝突,卻忽視了伊朗的石油國有化運動是當時民族解放運動的代表,這不是一兩個國家的事情,而是一種覺醒。伊朗的勇敢受到了英國的痛擊,但卻是中東其他產油國的典範。在伊朗的刺激下,越來越多的產油國果斷扛起了反西方大國的大旗。這下,美國意識到了危機——美國在這些地區的利益可能會受波及。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得不調整對伊政策。其實,在美國發展起來的各種思想正影響著美國的決策。在冷戰時期,美國已經不知不覺將伊朗當作了同英國和蘇聯競賽的籌碼,並在政策中逐步體現出來。美國是個善於在混亂中思考真理,在夾縫中獲得生存的國家,似乎所有的危機都可以變成轉機。
如果說在杜魯門的時候美國還有希望維持與英伊的雙邊關係,那麼在艾森豪威爾上任的時候,這個希望就完全破滅了。
艾森豪威爾的政策偏重於英國。他一再表示,隻要伊朗肯對英國做出賠償,一切都好商量。可惜,摩薩台如果要同意,那種種矛盾也不會延續到1953年了。
英國當時完全把美國當作了解決伊朗問題的關鍵,英國外交官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出訪美國,希望美國可以多出一把力。美國雖說親近英國,但始終擔心過分的幹涉會變成伊朗遠離美國的催化劑,因此還是保持對摩薩台的援助。時間一久,英國難免會心生埋怨。於是,美國不斷接到來自英國的警告。英國並不願意討好摩薩台,對於影響自己計劃的人,英國從來沒有手軟過,即使這次有美國的阻撓,英國還是殺氣騰騰地想把摩薩台斬於馬下。
艾森豪威爾對伊朗的偏袒,一度讓摩薩台產生了幻覺,認為他找到了一個可以依賴的人。可摩薩台很快就發現,美國和善的麵具下是一張比英國還要猙獰的臉,摩薩台很是失望。美國對伊朗的石油也早已垂涎三尺,曾經也想過買下英伊石油的股份,但卻遭到英國的拒絕。英美也不是什麼親密無間的合作夥伴,關係伴隨著利益的此消彼長而忽近忽遠。英國想在中東地區實現石油壟斷,同樣美國也希望如此。如若不是當時的冷戰需要英國的幫助,恐怕美國早就拔刀相向了。
摩薩台同所有人一樣,是美國利益的犧牲品。當英伊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的時候,美國勢必會選擇英國而丟棄摩薩台。畢竟在對付蘇聯方麵,英國的實力要比伊朗強得多。而且,看中中東的何止美英,西方諸多國家都在一旁虎視眈眈,如果美國對伊朗表現得過於熱情,勢必會遭到這些國家的反對。思前想後,艾森豪威爾最終決定放棄摩薩台,與巴列維一同策劃了一場政變結束了摩薩台的政治生命。這就是伊朗著名的"1953年政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