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列維的統治已經成了一個死循環,破壞民主,然後想盡辦法彌補民主。在血腥鎮壓之後,就是象征民主的議會選舉。這些被選舉人無一不是國王的崇拜者,伊朗在他們的手裏,徹底變成了一個王權獨裁的國家。
1963年對於巴列維來說,意義重大,他在這一年走向了更加極端的獨裁道路。然而美國卻無視這一事實,仍以巴列維是"改革者"來標榜這種獨裁。巴列維的"白色革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改革的幌子加強了王權,而且還讓美國人滿意。事實上,巴列維並不打算將改革進行到底,而且也無法進行到底。他依然把大量經費用在了發展軍事上,而且其他方麵的改革措施也有欠考慮,不符合伊朗國情。有這些主觀和客觀因素的阻撓,改革的壽命不會長久。美國中情局也同樣提出過,在他們看來,伊朗當下的狀況並不如表麵那麼風光,巴列維的種種改革都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和政治基礎上,顯然,國王並不具備這兩個條件。
在肯尼迪堅定不移認為伊朗國王是位改革者時,大多數伊朗人還是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他們看得清楚國王與美國之間的曖昧關係,也同樣認識到美國貪婪醜惡的嘴臉。
伊朗人的這種覺醒在1963年更為明顯,不管是與美國合作的政府官員,還是學者專家,都知道美國在伊朗民間是被唾棄的對象。當然了,不否認肯尼迪本人在學生中間頗受尊重,但是這並不能改變美國支持獨裁這個事實。伊朗幾乎將近90%的人,不希望美國繼續影響伊朗,覺得美國的"幫助"隻會讓伊朗更加貧窮。
因為在"白色革命"中的反抗,霍梅尼被巴列維流放到他鄉,這一走就是15年。流亡日子是在伊拉克度過的,伊拉克政府用接待上賓的禮遇接待了霍梅尼。對於伊拉克來說,霍梅尼是他們用來對付巴列維的最好武器。霍梅尼在伊拉克又吃又喝,安心搞起了他的宗教滲透事業。他在伊拉克製作一些宣傳資料,然後通過伊拉克將這些資料送回伊朗。於是,霍梅尼成了遠在千裏之外的指揮者,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精神領袖,這也是最讓巴列維頭痛的一點。
1979年初,霍梅尼影響的反王權宗教運動接連上演,巨大的精神壓力讓巴列維幾乎窒息。無奈之下,巴列維舍棄了王位狼狽地遠走他鄉。國王前腳出走,霍梅尼後腳跟進,立即填補了國家領導人的空缺。1979年3月3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正式成立。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成立,讓美國大驚失色。霍梅尼帶領的原教旨主義在瘋狂的信仰中尋找治國方案,美國人不得不考慮,這位宗教領袖是在怎樣的屈辱後得到重生,然後再以怎樣的精神麵貌來麵對美國。
在伊斯蘭中,原教旨主義也並不都是被統一化了的思想,在保證遵守原教旨主義的基礎上,分裂出不同的思想派別。有保守派,像霍梅尼這樣的;有自由派,他們不讚成宗教學者在政府任職;還有激進派,其最主要的代表就是被西方國家視為恐怖組織的"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既然所具有的理念不同,就難免會產生衝突。
1979年,美國駐伊朗使館的大使,被一群德黑蘭學生扣為人質。當然,光是一群學生還沒這種本領,這後麵是霍梅尼的支持。這不僅僅是霍梅尼與美國的較量,也是保守派和自由派的爭鬥,以巴紮爾甘總理為首的自由派認為這種行為過激,然而卻無力回天,最終被迫妥協。這場較量,保守派勝出。
不過新一屆的政府,還是自由派當家。新任總統巴尼薩德爾是個純正的自由派代表,他接觸了較為先進的西方思想,雖然在反巴列維運動中與霍梅尼並肩作戰,但在政教合一的問題上卻分歧頗深。他反對霍梅尼的獨斷專橫,提倡分工明確的國家機構。確切來說,巴尼薩德爾是個國家領袖,他的目的是發展伊朗;霍梅尼是宗教領袖,他的目的是保護、擴大伊斯蘭。
接受了資本主義思想的巴尼薩德爾,一直以來都不希望伊朗與美國關係僵化,對於大使館人質事件,他也是持反對意見。顯然,這與霍梅尼的思想格格不入,也難怪會被霍梅尼趕下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