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蘇丹--美國口裏的"失敗國家"(6)(1 / 1)

美國的介入,讓本來就非常複雜的蘇丹內戰更加複雜,盡管非洲其他國家也出麵為南北調停,但仗著美國撐腰,蘇丹南軍士氣大增,堅決不肯退讓,不推翻巴希爾政權誓不罷休。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發現,將蘇丹政府當成完全的"敵人"對美國也沒有好處。

"9·11"事件後,布什發現,蘇丹在好幾年前就提醒美國注意的幾個恐怖分子,參與製造了"9·11"事件。美國的一些要人很為當初沒有重視蘇丹的提醒感到後悔。

蘇丹在1999年開始出口石油,美國也想和蘇丹建立石油貿易。蘇丹南方是否能實現獨立還是個未知數,就算能實現,也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如果和蘇丹政府緩和關係能得到切實好處的話,倒不如和蘇丹緩和一下。"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對巴希爾政權的態度依然強硬,但相比過去,已經出現一些緩和的跡象。

2002年,美國將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伊拉克上,反戰的呼聲一浪接著一浪,布什的威望持續下降,哪裏都有人指責美國故意挑起事端,用心不良。為了多少挽回些麵子,布什決定好好利用下蘇丹問題,他開始高調地插手蘇丹事務,借為蘇丹結束內戰重塑美國形象。

2002年,美國派負責蘇丹和平事務的大使幫助蘇丹解決內戰問題,美國大使提出"一國兩製"的方案。蘇丹南部對美國態度的變化感到吃驚,美國一次次向南部代表施加壓力,在美國強力斡旋下,蘇丹南部終於軟了下來。

2002年7月20日,蘇丹的南北雙方握手言和,在南方實行民族自決、宗教信仰及國家統一等重大問題上達成一致。蘇丹人終於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2002年10月美國國會通過了《蘇丹和平法》,要求蘇丹的南北兩方必須在《蘇丹和平法》生效的半年內簽署和平協議。否則,美國就會對蘇丹進行懲罰——施加製裁。

美國關心蘇丹,也隻是因為蘇丹和美國存在利益關係,美國的利益需要蘇丹動蕩,美國就會想辦法讓蘇丹動蕩起來;美國的利益需要蘇丹和平,美國又會努力促成蘇丹的和平。美國在蘇丹所做的一切,並不以蘇丹的利益為考慮基準。

之後由於忙著伊拉克戰爭,美國倒也不著急蘇丹簽署和平協議的問題,南方和北方由此多了些時間相互磨合,為和平協議的簽署創造了更成熟的條件。

2003年6月初,美國邀請蘇丹外長穆斯塔法訪問華盛頓,就蘇丹的和平進程與雙邊關係問題進行了會談。這是蘇丹外長10多年來第一次訪美,不管美國出於什麼目的促進蘇丹和平,和平都將成為蘇丹的財富。

2003年6月18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要求蘇丹政府和反政府武裝都要積極地創造和談的良好氣氛,爭取早一些簽署和平協議。美國還特地邀請蘇丹總統巴希爾和反政府武裝領導人加朗在美國白宮慶賀這次簽署儀式的成功。如此一來,美國也從一個側麵暗示全世界:美國很友善,並非是大家想象中的蠻橫警察,美國也會為實現和平盡心盡力。

四石油:美國對蘇丹的外交取向從美國盯上蘇丹的那天起,蘇丹就成了案板上的魚肉。美國要它亂,它便亂;美國要它靜,它便靜。在發展的軌跡上,蘇丹很有些不由自主。

20世紀90年代,蘇丹發現豐沛的油田,1999年8月蘇丹出口了第一船石油,從此漸變成一個石油出口國。蘇丹和一些國家在石油上展開合作,美國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對一個石油出口國來說,社會的安定格外重要,石油安全若得不到保障,石油出口量也會大打折扣。況且,一旦蘇丹摸清了美國對能源的渴求之心,便可以像歐佩克一樣和美國大搞石油外交。

石油,會為一個國家引來美國這樣喜歡製造麻煩的大國,也可以成為小國牽製強國的手段。蘇丹成了石油出口國,也是促使美國和巴希爾政府緩和關係的原因之一。美國也知道自己在蘇丹人心中的形象並不好,如果再和巴希爾政權緊張下去,美國要控製蘇丹的石油,就要麻煩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