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以怨說愛愛意濃 妙在情話反著說——《荷花澱》反話成趣(1 / 1)

孫犁的《荷花澱》是表現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澱廣大青年婦女愛祖國、愛丈夫,支持丈夫打日本的高貴品格的。但是,它的表現比一般正麵寫婦女們勇於承擔家庭重擔,大義凜然地支持丈夫英勇殺敵卻很不相同,顯得有滋有味,俏皮有趣,而且真實感人。讀著《荷花澱》我們會感到新鮮,清爽,愜意,像沉浸在姐妹們俏皮羞澀的笑聲裏。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因為孫犁吸收采用了群眾語言中“夫妻情話反著說”十分巧妙的語言,把重大的抗日事件糅合在家長裏短中。青年媳婦們明明是舍不得丈夫,說出來的卻是很大方大氣的舍得;明明是去後很想,卻說的是不想不管;明明是愛,卻總是埋怨;明明是進步,卻被反說成一群落後分子;明明是殘酷的戰爭環境,卻寫得清爽輕鬆;明明在鬼子突然出現後很緊張,事後卻說得一點也不怕……文章真正體現了那種夫妻之間,在外人麵前怨是誇、責是愛的有趣的情愫,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含蓄、蘊藉,因而有采有趣。所以文章比那種直白淺露地總說我愛你、我舍不得你或是我支持你別有風味得多。文章真正的審美價值正是這反向著筆的味道,而並不主要在寫婦女們的愛國主義行為。

我們看水生要走時,他女人的話:

水生說:“會上決定成立一個地區隊,我是第一個報了名的。”

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

水生說:“我是村裏的遊擊組長,是幹部,自然要站在頭裏……”

女人過了一會才說:“你走,我不攔你,家裏怎麼辦?”

女人鼻子裏有些酸,但她並沒有哭,隻說:“你明白家裏的難處就好了。”

這番對話,怨而不露,酸而不哭,難舍而不攔,既有夫妻深情,又有民族大義。

再看,丈夫們走後,女人們的對話:

“聽說他們還在這裏沒有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呢?”

到了馬莊,她們沒見著人,又有一番話說:

“你看說走就走了。”

“可慌哩(高興的意思)!比什麼都慌,比過新年,娶親——也沒見他這麼慌過!”

“拴馬樁也不頂事了。”

“不行了,脫了韁了!”

“一到軍隊裏,他一準得忘了家裏的人。”

“現在你知道他們到了哪裏?”

“管他哩,也許跑到天邊上去了!”

女人們的這些話,明是責備,實為誇讚;明為無情,實為情深。

女人們把鬼子的船引入了伏擊圈,男人們打了勝仗,很高興,水生卻對荷花澱吆喝:

“出來吧,你們!”好像帶著很大的氣,還對區小隊長說:“不是她們是誰,一群落後分子。”連一句親昵、安慰的話都沒有。

水生的話,表麵上是責備,其實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慶幸自豪。

回村的路上,女人們又有一番話:

“你看他們那個橫樣子,見了我們愛搭理不搭理!”

“啊,好像我們給他們丟了什麼人似的。”

“剛當上小兵就小看我們,過二年,更把我們看得一文不值了。誰比誰落後多少呢!”

人物語言與實際心理的反差,造就了《荷花澱》獨具魅力的特色。如果我們試著把這些話反過來去正說,文章還會有什麼味道呢?這正是:結發夫妻,你難舍,我難舍,誰也不說難舍;抗日殺敵,你怨慌,我撇嘴,都是小怨大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