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彼一時,此一時也。(《孟子·公孫醜下》)
【大意】那時是一種情況,現在又是一種情況。
孟子認為人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想法。人不能一成不變。我們創新管理地一樣,新的思想、新的創意要隨市場一起跳動。
一個企業的領導,有新思想很好,但更重要的是把新的思想運用到企業的實踐中去,讓自己的產品占據新的市場,與市場的脈搏一起跳動。
高爾文做到了這一點,所以摩托羅拉公司風靡全球。
高爾文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夠掌握信息,利用關係,把自己的新思想立即付於實施,跟市場的脈搏一起跳動,所以當別家企業麵臨危難的時刻,而摩托羅拉公司卻發展迅速。
高爾文一次次麵對前進途中遇到的暫時挫折和失敗,從不失事物發展的信心。艱難的經曆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寶庫,裏麵儲藏著他經曆的勝利、失敗和驚險。1937年和1938年期間的不景氣,使他致力於經營多樣化和製造新產品,並由此學會了清醒地重新估價。在以後的歲月中,他用這種方法解決了不少難題。
1936年,戰爭的烏雲已經籠罩了整個歐洲。高爾文在這年攜妻子麗蓮和13歲的兒子鮑勃去歐洲旅遊了6周。他們興致勃勃地瀏覽了奧地利、法國、英國和德國的許多名勝古跡和藝術珍品,全家人在極大的歡樂中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但是,彌漫在德國人中近似瘋狂的好戰情緒,引起了高爾文極大的注意。高爾文預感到:除非出現奇跡,戰爭已是不可避免的。這使他感到公司必須從事在戰爭時對國家有用的生產活動。在經曆了1937年至1938年間蕭條時期之後,高爾文更堅定了自己的這種想法,於是,他開始讓他的工程師進行軍事無線電研究。
時機終於到來了,1940年年初的一天,《芝加哥每日新聞》一位編輯打電話告訴高爾文:在威斯康星州麥科伊營地進行軍事演習的國民警衛隊由於缺少無線電通訊聯絡而行動受阻。
根據這一信息,高爾文立即派遣他的總工程師米切爾和約德前往麥科伊營地實地考察。
在軍事演習現場,米切爾看到士兵們背著笨重的無線電設備作通訊工具,用這種落後的東西去打仗,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米切爾當即向一位陸軍通訊部隊的上校表示:“用這種設備,根本無法打仗。我認為我們有能力向你們提供一種輕型並便於攜帶的無線電設備。”
米切爾回到公司詳細向高爾文彙報了情況。在沒有來自軍隊任何具體合同的情況下,高爾文當機立斷,命令米切爾等工程師全力以赴研製適應軍隊打仗的無線電通訊設備。
在米切爾出色的領導下,工程師們以熱情的合作精神成功地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終於生產出了一台樣機。這台樣機由一個話筒、頭部天線和內裝電池構成,重量約5磅,最少能保證1英裏內的通話質量,如果天氣狀良好的話,還可達到3英裏的範圍。
這就是最早的手持無線電話機。
當高爾文他們興致勃勃地向軍隊展示這種樣機時,卻隻有很少的軍官們對此抱有熱情,許多高級軍事指揮員對這種小東西能否在實際戰鬥中發揮效能抱有懷疑。因此,他們隻簽訂了向部隊發送少量無線電話機的合同。
這使許多參加研製開發的人不免有些垂頭喪氣,但高爾文卻堅定地相信,有朝一日,無線電話機肯定會在戰爭中備受青睞。他要求米切爾和工程師們要繼續改進該產品的功能。
不出高爾文所料,這種手持無線電話機很快便大放異彩了。羅斯福總統就職時看到情報人員為安全目的用這種東西與警察聯係,不由大感興趣,並給當時組織傘兵的軍官寫了一封推薦信,軍隊也很快發現了這種小玩藝兒在實際作戰中的作用,並同高爾文簽訂了大批量的合同。
珍珠港被炸前的6個月,高爾文工廠投入了滿負荷生產。有一次,他們收到一個訂單,要求兩天內向轉運站發送100台話機,以適應“特殊的、最緊急的需要”。高爾文按時將貨發了過去。幾個月後,他們才知道,訂購這批貨物的是著名的“卡爾遜突擊隊”。突擊隊的將士有了這些無線電話機後,如虎添翼,在戰場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由於高爾文在戰爭期間為軍隊做了傑出貢獻,美國陸軍部和海軍部先後5次授予高爾文三等獎章。
摩托羅拉在戰場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更加觸發了高爾文的靈感。他想,如果能夠解決原有的設計及合作上存在的問題,那警察部門也可以大量應用無線電話機。他立即著手做這些事情,並對人們說:“這是一種需要,我看到了一個還沒有人去占有的市場。”
有一次,高爾文在一本雜誌上偶然讀到康涅狄格大學諾布爾教授幫助警察局開發了FM汽車通訊係統,他立即千方百計與諾布爾教授取得了聯係,並說服教授與自己簽訂了一個協議:暫時離開大學到摩托羅拉工作一年。
對此舉動,公司內部出現了一些反對意見。因為摩托羅拉原來的工程師大多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卻有著出色的實際工作能力,他們使用的工具也無非是簡陋的螺絲刀和電烙鐵。他們把諾布爾這樣一個從不考慮價格和利潤,隻是埋頭於純學術研究的學者看做是入侵者。他們紛紛勸告高爾文:“不能相信這樣的書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