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變才是企業惟一不變的主題(2 / 2)

會議整整開了8個小時。會後,又用了整整一天時間在現場就世界78種產品與三星電子產品逐一進行了比較和分析,從而使三星人切實地認識到其電子產品在世界上所處的位置。

6月7日,李健熙又發表了一個獨特的主張,他明確地要求管理層和員工:除了老婆和孩子不能變外,其他一切都要變。

三星公司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公司裏任人唯賢,每年都有近百名懷揣MBA背景的年輕人被提拔為高級主管。鼓勵創新,尊重員工個性,有才能的員工感受到了快樂的工作。最值得一提的是,李健熙大力將公司建成網絡化、扁平式企業,實現內部管理的科學化。在三星公司,決策和實施過程公開、透明,各種信息由下而上,通過網絡廣泛傳遞,管理層和被管理層積極參與,最基層員工都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向總裁提建議。

當亞洲金融危機襲來之時,人們知道了三星公司的未雨綢繆是多麼的明智。

金融危機來臨時,三星公司一開始也陷入了混亂之中,但企業和員工適應能力顯然強於韓國其他企業。在裁員問題上,三星公司幾乎沒有碰到任何阻力,很多員工平靜地接受了被裁減的事實。1997至1999年的兩年時間裏,三星公司231個企業進行了產權調整,多達1.5萬名員工變更了隸屬關係,員工總數減少了32%,從1997年的16.7萬人減少到1999年11.3萬人。

李健熙非常感謝離開的那些員工曾經對三星公司的付出。他告誡留下來的人,隻有加倍努力,才無愧於那些在三星公司危機的時刻“支持”企業的人。

三星公司在裁員的問題上風平浪靜,讓李健熙更加應對有方,金融危機一發生,他指揮三星公司大量出售存貨,積極回收應收賬款,甚至不惜變賣了19億美元的資產,放棄了無線尋呼機、洗碗機等16個利潤過低的產品,此舉使三星公司現金收入大增,也使得債務降到了正常的50%,資產結構明顯改善,三星公司實現了最初的解凍。

這個時候,李健熙更顯大家風範。在危機中沒有回避危機,而是在危機中對三星公司的產業結構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大做“減法”,將原來的65個公司減少到40個,著重發展4個核心領域中的3個:電子、金融和貿易,其他業務全部被清理。

1999年,三星公司毅然將汽車項目出售給雷諾公司,僅此一項就損失幾十億美元。這在韓國引起不小的轟動,三星公司這種壯士斷臂的舉動充分表明了企業專注於核心產業發展的決心。

金融危機前,韓國大集團的排名位置:現代第一,三星第二,大宇第三,LG第四。現在,四大集團發生明顯分化,其中三星、大宇更是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三星公司扶搖直上,成為韓國金融複蘇和經濟振興的典範,而大宇企業卻負債累累,資不抵債,大宇神話一去不複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