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采訪馮銀喬時,由於馮銀喬沒見過這陣勢,麵對鏡頭卻說不出話來。那副“土包子”麵孔,總要對攝像機張望。記者多次誘導也沒使馮銀喬緊張的心情放鬆,拍攝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後來記者要攝像師把攝像機隱藏起來偷偷地拍攝,不讓馮銀喬看到攝像機。果然,記者恂恂善誘,馮銀喬很快就進入角色,說到動情之處聲淚俱下。
為把那女孩兒救助馮銀喬的“光輝”事跡傳播得家喻戶曉,電視台便從這晚開始播放《西遊記後傳》的電視連續劇。因為老百姓喜歡神話故事的電視劇。
電視台在播放這部電視劇的同時,把那女孩兒救助馮銀喬的事跡,恰到好處地融會貫通。要是不夾著播放,而今的電視頻道太多,觀眾馬上就會調其他頻道去。每逢武打場麵剛開始,畫麵上就出現了馮銀喬泫然流涕的情景:“……不知名的女孩兒啊,你滿足我的要求,讓我見你一麵吧!縣急救中心的醫護人員都見過你的容貌,唯獨我沒有看見過。讓我遠遠地看一眼,我就心滿意足了。你越回避我,我心裏就越難過啊……”
主持人旁白道:“……我們報道那不知名的女孩兒救助馮銀喬的事跡,是想要讓全社會的人們來關注做好事的好人。對我們這個貧窮和落後的縣來說,兩萬五千塊錢不是一個小數目。那不知名的女孩兒是因什麼原因要救助馮銀喬呢?這不僅是人們關注的問題,而且也是媒體要解開的疑團。也許人們認為那不知名的女孩兒,與馮銀喬是親戚抑或是朋友?對此,我們媒體作過詳細調查,沒有這方麵的可能性……”
接著出現了縣急救中心那醫生的畫麵。那醫生神采奕奕,激昂慷慨道:“……那女孩兒確實是個值得學習的榜樣。她給我們急救中心打電話後,就一直守護著傷者。不但如此,而救護車駛到急救中心以後,她為讓我們趕快搶救傷者,竟然把手機作醫療費來抵押。我們以為她是傷者的親人,所以當時就沒有細問她的情況。直到電視台的記者來采訪,我們才知道她不是傷者的親人,而是做好事又不願留下姓名的好人……”
“……不知名的女孩兒啊,我馮銀喬為找到你,麻煩了許多的好人,落鳳坡鄉的那位熱心警察為找你的線索,沒日沒夜地查戶籍資料。電視台的記者為了找你,多次往返於落鳳坡鄉,都沒如願。隻知道你是一個長發披肩而麵帶微笑的女孩兒……”
主持人旁白的聲音:“……大家都知道做好人好事不是心血來潮,而是身體裏原本就流淌著急人之難的血液,往往助人為樂幾十年如一日。因此那不知名的女孩兒無論走到哪裏,她的這種做好人好事的崇高品質都不會失去,仍會繼續樂善好施……”
“……不知名的女孩兒啊,我恍惚記得出車禍後,你是第一個來現場的人。我模糊看見你揮手攔過不少的來往車輛。當時你那響亮的聲音,在天空中飄揚,在我的耳根邊回蕩。後來見你上了班車,我徹底絕望了。見你從已啟動的班車上跳下來,我明白自己得救了,因而著急的心情以及維係自己求生的那根神經,一下子土崩瓦解……”
柔兒救助馮銀喬的事跡,電視台連續播放了一個多星期。這晚柔兒三陪回來,看到縣急救中心的醫生在電視上講話,開始隻覺得麵熟,並沒想起他就是要她為馮銀喬交醫療費的那醫生。柔兒坐著看了一會兒電視,那醫生說“她為讓我們趕快搶救傷者,竟然把手機作醫療費來抵押”的話才恍然大悟,這才知道馮銀喬通過媒體在尋找她。
“……不知名的女孩兒呀,你為什麼不願見我馮銀喬一麵呢?你與我見麵,我不會為你帶來恥辱,因為我馮銀喬是個勤勞苦做的農民,而不是好吃懶做的寄生蟲。你不願與我馮銀喬見麵,也許就擔心這事,害怕我玷汙了你做好事的高尚品質……”
柔兒想把電視換個頻道,可是阿雯把遙控器抓在了手裏。其他女孩兒對這事似乎也感興趣,都全神貫注地盯在電視畫麵上。馮銀喬以及電視台的主持人,說做好事的那女孩兒十七八歲,長發披肩而麵帶微笑。如有知情者,就請與電視台聯係。
“柔兒,”阿雯望著柔兒笑道,“那女孩兒莫非是你喲?”
“不是的,不是的。”柔兒猝不及防,語無倫次道,“我哪來那麼多錢啊?”
“這報道我已看了幾天,那女孩兒的體貌特征,以及年齡與你柔兒很相近。你柔兒是落鳳坡鄉的人,這事又發生在落鳳坡鄉,況且你那幾天又回家去過,所以我才猜測是你柔兒。當然,與那女孩兒相像的女孩兒,在偌大的落鳳坡鄉肯定也還有。”
“這不是我,你也知道啊,我柔兒一手能拿出兩萬五千塊錢來嗎?”
“那馮銀喬是我們岩山鄉人,說話還挺感人的。要是我的話,就見他去了,了卻他的心願。唉!也不知那女孩兒是怎麼想的,人家這樣情真意切,竟然無動於衷。”
“也許那女孩兒是偷來的錢,不然怎麼沒有膽量見他去呢?”阿紜接話道。
“想必也是。”阿雯讚同地點點頭,“就是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被馮銀喬這肝腦塗地的言語所感動啊!也許那女孩兒有什麼苦衷,擔心見麵會產生不好的結果。”
熒屏上出現了馮銀喬泣不成聲的特寫鏡頭:“……那不知名的女孩兒啊,你究竟身在何方呢?你這時候是不是在電視機前,看到了我這傷心已極的畫麵呢?即使你不要我還你那筆錢,不要我回報你什麼,可也要讓我見你一麵啊!我知道做好事的人,往往好事多磨,人們總要說長道短,也許你就擔心這。我們可以悄悄見一麵啊……”
主持人旁白道:“……那不知名的女孩兒救助馮銀喬的事跡,在我台播出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都說那女孩兒是做好人好事的榜樣,是活生生的‘雷鋒’。鑒此,我台呼籲全社會的人們,都要向這位做了好事而又不願留下姓名的女孩兒學習……”
馮銀喬的麵孔經過電視藝術誇張後,雖有些畸形,但更富感染力:“……那不知名的女孩兒啊,你此時此刻究竟在哪裏呢?你不出麵見我,究竟是因為什麼呢?是否擔心我承受不起欠你錢的精神壓力?無論你身在何方,但你那頭烏黑的秀發,不但藏匿在我的心裏,而且還深埋在每一個見過你的人的心坎中。每每回憶起你那頭秀發,就恍如見著了你的身影。然而你的身影,在我的腦子裏又是那麼模糊。在沒有見到你之前,我唯一的辦法就是虛擬你的相貌。要不是我當時滿臉鮮血,就一定會看清你的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