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吃桃子,這桃子本來沒熟,無論你用什麼高招處理過,它吃到嘴裏總是酸的。
如果我們從一對雙胞胎嬰兒中挑出其中一個,訓練他先學爬樓梯。結果發現,他也不過就是先會爬了幾天,另一個未經訓練的孩子,長到一定階段照樣也會爬樓梯,無論是從智力還是從體能,二者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這說明,人的成長是一個過程,到了不同的年齡段,自然就會獲得不同的技能。一些期望孩子成為天才的父母,在嬰兒才幾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訓練孩子走路、認字,好像走路走得越早越好,認字認得越多越好,這種觀念是極其錯誤的。
方法二:孩子過早讀寫弊端多
許多父母都望子成龍,而英國日前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讓孩子在三四歲前就讀書寫字,對他們日後的成長很不利利。
研究報告指出,兒童一般要在5歲以後,才能夠發揮手指的協調能力,而且男孩在這方麵的發展,比女孩還要慢一些。假如父母們不考慮孩子的生理承受能力,在孩子具備基本的協調能力以前,便強迫他們學習寫字,這不僅無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還可能對他們的身心健康以及未來成長構成不良影響。
在眾多的5歲前開始學習寫字的孩子中,隻有極少數兒童能夠真正培養出寫字能力。報告說,雖然兒童的寫字和閱讀能力,都建立在良好的說話能力基礎之上,但是未滿5歲的兒童,無論他們說話能力多強,或者他們自己多麼喜歡讀書寫字,到後來絕大多數兒童的讀書和寫字能力並不超群。那些閱讀能力強的兒童,大多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
父母愛讀書,子女一般都會仿效。此外,兒童讀書的濃厚興趣,大都是得到父母的鼓勵和支持,並非強迫的。
方法三:幼兒學外語毫無疑義
如今中國孩子的說寫能力正在全麵淪喪!而外語教育,尤其是英語學習卻熱火朝天。於是,各類雙語幼兒園、雙語學校鋪天蓋地,都賺的個金滿鉑滿。
英語在中國被供到比自己的民族語言還重要的地位。讓孩子從小學外語,家長追捧迎合,“贏在起跑線上”的心理讓越來越小的孩子,早早開始接觸英語語言的培養,父母們也為此煞費苦心。
幼兒學外語時,經常把英語字母和漢語拚音弄混了,漢語拚音和字母都記亂了,孩子似懂非懂,老師很難糾正。而且,現在的幼兒英語很大程度上被家長逼得走了樣。作為幼兒英語應培養一種興趣和愛好,可家長往往用會背多少單詞和句子來衡量孩子優劣,這本身是違背孩子學習的自然規律的,但沒有家長能夠真正理解,因此幼兒英語的路也越走越偏離軌道。
對於孩子,還是先把母語學好,先把中國話說地道了,再去學什麼外語。說白了,幼兒學外語真的沒啥意義,即使將來要用,等到年齡了再學也不遲。
方法四:幼教小學化是對孩子的摧殘
前段時間,我應邀到長春市的幾家幼兒園給家長做講座,幾乎所有的園長都對我反映,現在不少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主要是讓小孩來認字識數,一旦幼兒園不教識字寫字,他們就認為幼兒園不規範,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以學字為主的幼兒園。
5歲的男孩兵兵兩年來曾頻繁換“園”。原因很簡單,兵兵的媽媽聽說朋友家同齡的小孩從上幼兒園大班開始就天天上課,不但會背誦幾十首古詩,還能認識1000多漢字,會很多英語單詞,一年級的數學、拚音都快學完了。想到兒子的幼兒園沒教孩子這些,兵兵媽媽著急了,迅速把兒子轉到了一家幼兒園的學前班……正如一名家長所說,幼兒園提前開小學課程,孩子就等於搶先跑了一步。早起步,以後上小學就輕鬆,就能領先,能得表揚,這對孩子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