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在商場與情場之間(1)(3 / 3)

男人太忙,也太粗心,忽視了女人的情感需要。久而久之,女人終於出軌,成了別人的相好。男人一氣之下,下了“逐客令”,從此不相往來。

她認識他的時候才20歲,他30多歲,正帶著兩個十來歲的女兒孤苦度日。當時追求她的人挺多,有些還很帥,但她一個也沒看上,卻被大他十多歲的這個男人所打動。

他告訴她,自己什麼都沒有,沒有錢,沒有地位,也沒有值得自豪的本事,但有一顆坦誠的心,他會一輩子對她好。

“一對女兒很可愛,但這麼小就失去了母愛,好可憐啊!”她心裏想。

接觸一段時間之後,她覺得他人品不錯,有責任感,便“鬼使神差”地和他好上了。父母反對,她毫不動搖;兄弟反目,她也義無反顧。

結婚後,由於政策不允許,她沒有生育自己的孩子,把丈夫與那個女人生的雙胞胎視為己出。雙胞胎活潑可愛,但也敏感多疑。言語稍有不慎,女兒便會生氣耍橫,責怪後媽薄待她們。女兒有時告狀,丈夫也難免不悅。但她任勞任怨,以一顆慈母心腸,希望逐漸化解她們的芥蒂。

十多年間,女兒的生母從未過問她們,女兒的父親也沒太顧及到她們。倒是她,默默地挑起了撫育和培養女兒的責任。女兒病了,她噓寒問暖,比誰都著急。女兒學習上有畏難情緒了,她滿懷熱情地鼓勵。甚至請來家庭教師輔導孩子學習。

也是在她的四處張羅下,學習成績並不好的兩個女兒先後上了大學。盡管費用昂貴,但她從不少給她們。

兩個女兒卻不領情。隻有在需要錢的時候,對她“阿姨、阿姨”地叫得很甜。其它的時候,似乎無視她的存在。兩個女兒一東一西,東邊的一個周末飛到西邊去玩,西邊的一個假日飛到東邊去逛,不但不告訴她,還向她撒謊需要錢讀什麼才藝培訓班。

她把這事告訴老公,老公也隻是沉默不語。一邊是老婆,一邊是女兒,他能說什麼呢?

這樣的角色,令她非常尷尬。

令她尷尬的還不止這些。

由於社會體製的某些痼疾,辦企業不可能孤立存在。你必須和政府職能部門、社會方方麵麵搞好關係,否則寸步難行。

“當初這些地方到處招商引資,承諾這樣優惠,那樣服務,說得比花還美。真正到這裏投資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秋月感慨。

她說,她不否認當地政府招商引資,搞活地方經濟的誠意。她也真切感受到了當地一些主要領導和群眾對外來企業的歡迎。

問題出在一些職能部門。盡管白紙黑字寫著熱情服務,公平公正,但真要到這些部門辦事,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還是非常普遍,吃、拿、卡、要成為某些部門和官員為民辦事的潛規則。

有些人物不但要錢、要物,還想要人。

她臉蛋兒漂亮,人也大方(不大方行嗎),一些“領導”有事沒事給她發些曖昧的信息,有事沒事約她出去喝茶、吃飯。還不好拒絕,拒絕了,企業沒準會遇到什麼麻煩。有一次,她開車到縣城辦事,大街上被某個單位的一個小科長攔住,非要拉她一起去吃晚飯不可。她說公司有事,晚上沒有時間,那科長一臉的不高興,甩出來一句話:“這點麵子都不給,以後有事別來找我!”

她不勝酒力,但每次“領導”都要逼著她喝很多酒,否則就是“不夠意思”。“領導”們酒足飯飽後還要去唱歌、跳舞。當然,這些消費都由她來買單。

僅僅讓她買單還不打緊,不過是拿錢消災而已。但有些“領導”的欲望可不止這些!

不久前,她們公司從外地運來的一批設備在高速路口被攔了下來,處以巨額罰款。她打了電話向主管部門求援。事情“擺平”後,那單位負責人非要讓她坐上他的車一起回城。在車上,他對她動手動腳,說喜歡她。她機智地推開他的手說:“你是我大哥嘛,大哥當然喜歡小妹啦!”然後借著下車上廁所的機會趕緊開溜。第二天,她給領導打去電話,表示自己不辭而別的歉意。

還有一次,她去找某局局長辦事。局長硬要把她留下來一起吃晚飯,吃了飯,軟磨硬纏要她留下來陪他。甚至大言不慚地說:“不說我喜歡你,你找我辦事,回報一下不應該嗎?”她同樣是借著上廁所的機會溜走。事過之後,同樣給局長打去電話,表示自己的歉意。

她不能不表示這樣的“歉意”。因為隻要這些人一朝權在手,總免不了要和他們打交道。

周旋於各色人物之間,她常感到心力交瘁。

“我真擔心有一天自己會崩潰!”

她說,她有自己做人的原則。如果她肯放任自己,何苦辦什麼企業。而既然辦了企業,就想老老實實地憑著自己的本事吃飯,又怎能放任自己?

家庭的煩惱,職場的尷尬,競爭的殘酷,都是她不能不麵對的。

而麵對這樣一些屢見不鮮的“故事”,以我這樣的身份,除了傾聽,又能做什麼呢?

“叛逆者”的姿態

人物名片

芳芳(化名):某企業項目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