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狗告訴你
你知道螞蟻和蜘蛛是怎樣走路的嗎?你知道大樹對我們人類的巨大貢獻嗎?你想學一些猜謎語的訣竅嗎?你想了解祖國各地的一些風味特產嗎?……來吧,在這裏,你可以知道很多的科學知識,你可以了解動物和植物的一些奧秘,可以學到很多實用的方法,可以了解各地的風味特產,還可以了解一些器物用品和古今建築的相關知識……
科學知識
長毛兔脫毛的奧秘
江蘇 邵先霞
我參加長毛兔飼養小組後,有機會觀察長毛兔的生活習性了,從中知道了不少知識。特別是今年暮春,長毛兔的那次脫毛過程,我觀察得十分仔細。一隻活兔子,能自己把身上的長毛完整地脫下來,如果不是我親眼看到,真不敢想象。
長毛兔是怎樣脫毛的呢?
起初,長毛兔像咬虱子似的,轉過頭去輕輕地咬著脖子上的皮毛,漸漸把脖子上和頭上的皮毛咬裂開來,露出一彎紅肉。接著又用舌頭向身後舐著,裂口越舐越大,直到形成一個毛囊,它還是不停地把頭伸進毛囊裏往身後撐著,身上露出一片紅赤赤的皮來。毛囊撐到了腰部,兔子的頭部都能伸進去了,它撐得越厲害,毛囊越顯得大些了。這時,長毛兔脖子上的紅皮肉漸漸地泛出白白的毛影。等到毛囊到了屁股上的位置時,兔子沒法再用頭撐了,它就改變了脫毛的辦法,在室內不斷地上躥下跳。毛囊逐漸被躥破,並和肚子下麵的毛皮斷裂開,毛囊掛在尾部拖在地上。這時長毛兔脖子上開始長出一層白絨毛來,身上的紅皮肉也泛出毛影。
看著它這一身赤裸裸的皮肉,瘦骨嶙峋的樣子,我倒心疼起長毛兔來,可是長毛兔毫不在乎。它想徹底脫下這件不適時的服裝,於是又換上一套絕招,像旋風般地在地上直打轉轉,把掛在尾部的毛囊給甩得呼呼地響,不到兩天時間,長毛兔就把這件曾保護它度過嚴冬的“被子”給甩了下來。它那赤條條的身子,叫人又同情又好笑。
接著長毛兔又在精心地縫製它的夏裝,白花花的絨毛從表皮上麵慢慢地向外生長。我拾起地上被脫下的毛仔細觀看,這簡直是一床膠起來的毛氈子,最裏一層鱗皮比鳥窩還均勻,還厚實,富有彈性,叫人愛不釋手。那長毛兔頭上、肚子下麵和四肢上的毛不影響過夏,又有人工給它拔去,所以不需要它自己動嘴。
每年夏季來到之前,長毛兔就開始脫去過冬時的厚毛,重新長出較薄的夏毛來。這可不像人們脫衣服那麼容易,它要經過十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因此,在長毛兔脫毛的這段時間,人們對長毛兔的照料要格外細心,多添精料喂食,增加營養,促使新毛快長。同時還要注意給長毛兔保暖,以免它著涼而生病。
長毛兔不但在初夏前後換毛,而且在立冬前後還會換一次冬裝。冬毛怎麼個換法呢?在我們飼養的這隻長毛兔的脖子上,皮毛現在又裂開來了,我還要繼續觀察這一過程,並認真做好記錄呢!
螞蟻和蜘蛛是怎樣“走”的?
山西 邵瑾
螞蟻和蜘蛛是怎樣走路的呢?對此,我們生物研究小組的成員進行了討論。
對螞蟻的走路方式,有的同學認為是先走右邊的三條腿,再走左邊的三條腿;也有的認為是前兩條腿先走,然後帶動後四條腿走。討論中,這兩種設想很快都被否定了。因為,第一種走路方式難以保持身體平衡;第二種方式前腿負擔過重,無法帶動後腿。
在組長劉琪的提議下,我們分頭去捉螞蟻,通過仔細觀察再下結論。
小螞蟻捉來了,它走得挺快,腿又細又小,看得我們眼花繚亂。“機靈鬼兒”趙禾把一隻螞蟻的六條腿都塗上了紅墨水,放到白紙上讓它走。小螞蟻行走後,紙上留下了爬行的印跡。我們從小螞蟻留下的這一“三角形”的印跡上,看清螞蟻走路的方式:它身體的左右兩邊各有三條腿,每邊的前足、後足和另一邊的中足分別組合成兩組“三角架”,當第一組“三角架”舉起向前邁步時,第二組“三角架”支撐身體,保持平衡。為了更準確地認識螞蟻的行走方式,我們又找來了放大鏡。經過用放大鏡仔細地觀察,我們發現,同一組的三隻足,並不是同時舉起,而是有極短暫的先後之別的。
接著,我們又乘興對蜘蛛的走路方式進行了仔細的觀察、研究。在觀察中我們發現,蜘蛛的八條腿好像八根小柱子,支撐著它那扁圓笨重的身體。行走時,八條腿分成兩組,前腿弓,後腿蹬,中間四條腿撐著身體往前走。
通過對螞蟻和蜘蛛走路方式的觀察,我們又一次嚐到了發現的快樂。
糖寶寶的自述
廣西 譚慶萍
我是一粒人見人愛的小白糖。我的美名可謂老少皆知了。你可知道,我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嗎?
我是從甘蔗體內“脫胎”後精製凝成的。
農民伯伯辛勤種植的甘蔗成熟了,秋冬砍下,紮成一捆捆裝上卡車運往糖廠。過磅後送到蔗糖廠,堆積如山。大力士吊車把甘蔗吊進蔗槽,緊接著自動運輸帶便將甘蔗送入壓榨車間。
啊!甘蔗被送到了一間寬敞的大房子裏,進入了1號壓榨機,接著,又進入了2號、3號……5號。這些壓榨機可真厲害,把甘蔗“嚼”得碎屍萬段,壓出汁來。
我隨著蔗汁迅速奔流到清淨工段進行沉澱。清淨工段是把渾濁的泥渣等雜質和糖汁分開,吸濾機又將蔗汁進行全麵細致的過濾後送往蒸發工段。
來到蒸發工段,映入眼簾的是幾個又圓又大的蒸發罐。我隨汁流進去,那裏麵蒸氣彌漫,憋了好久,弄得我暈頭轉向的。隨著高溫蒸發,我身邊的水分逐漸減少了,它們又把我們濃縮。轉眼間蔗汁變成了黏稠的糖漿。糖漿經過壓力泵至噴嘴時,它們又對我們進行了漂白,原來髒兮兮、黑糊糊的糖漿一下子更換了新衣,變成了幹幹淨淨、雪白透明的糖漿了。
我覺得輕鬆、舒服了,高高興興地乘坐“滑梯”一骨碌滑到煮糖工段。這裏寬大的煮糖罐把我們煎熬到飽和的程度,使我們凝成了一粒粒濕潤的白糖。片刻,運輸帶老遠就和我們打招呼,它又不辭辛勞地把我們送進了分蜜工段。
嗬,在分蜜工段真好玩兒!我歡蹦亂跳。分蜜機把我身上的水分排出,一會兒工夫我就成了現在的我——潔白、均勻、人人喜愛的白糖寶寶。
“鐵不經千錘百煉不成鋼,玉不經琢磨不成器。”我可深深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了。因為,我也是經過許多縱橫交錯、相當複雜的工序和高溫蒸煎才鍛煉出來的。我在回首著這一段不尋常的經曆。
不知不覺中,我和同伴們被工人叔叔裝進糖袋,用包裝機縫好袋口。我們一躺在運輸帶上,就被運送到寬敞的倉庫。啊,那裏早已有好多夥伴,它們正無憂無慮甜甜地睡著做美夢呢!
我也進入了夢鄉。忽然,迷迷糊糊的,我被一陣清脆的、嘟嘟的汽笛聲驚醒了。我發現自己已躺在車上了。卡車把我們運往各地,讓國內外千家萬戶的人們都品嚐我們給予的甜蜜。
親愛的小朋友,當你甜滋滋地大飽我給你的口福時,你該知道我的來曆了吧?該知道農民、工人的艱辛了吧?該知道甜蜜生活來之不易了吧?
眼睛的話
四川 李洋
小朋友都認識我,我的名字叫眼睛,用處可大了。
我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器官。小朋友每天學習、生活、勞動……無論什麼都離不開我。每個小朋友都知道,如果沒有我,那就什麼都看不見了,怎麼能很好地為“四個現代化”做出應有的貢獻呢?
小朋友,你知道我是怎樣工作的嗎?關於我的學問,可深呢!簡單地說,我就像一架照相機,你隻要對準景物,調節好各種焦距,一按快門,物像就落在感光片上了。不過我比照相機精密得多。我能自動取景和對運動物體跟蹤“拍攝”。我的外殼是一層很結實的白色膜,俗稱“眼白”,醫學上稱為鞏膜外表,雖然是白色的,但它裏麵卻被一層棕黑色的膜(稱為脈絡膜)襯托著,就像照相機暗箱的四壁一樣,使光線不能從周圍進入。我最前麵的黑眼球,稱為角膜,它像一個透明的窗口,具有照相機鏡頭的聚光功能。在它後麵正中有一個圓孔,俗稱“瞳仁”,醫學上叫做“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隨著光線的強弱而自動擴大和縮小,就和照相機的光圈一樣,控製和調整進入眼內的光線。瞳孔後麵的叫晶狀體,就像一個兩麵凸的鏡片,這與照相機的鏡頭作用差不多。還有視網膜,就同照相機內的膠片一樣。加上我外麵的六條小肌肉的作用,配合頭部的轉動,我就能像照相機一樣地攝取各種景色了。
我要在適當的光線下工作,工作了一段時間,還要休息片刻,才能使我的功能保持健全。有些小朋友看到一本好看的小人書,就什麼都忘了,走路也看,躺在床上也看;有的小朋友黃昏時看書寫字不開燈,這樣使我疲勞過度,我的照相機鏡頭——晶狀體的功能就要受到影響。日子久了,我的直徑就拉長了,視力就會減退,這樣,就嚴重地影響了我的工作效能。
所以,大家要愛護我,這樣,我才能更好地為小朋友工作。
動物植物
大樹的自述
上海 程立
我的名字叫大樹,是森林家族中的一員。我們的大家族是人類的“特別衛兵”。為了保護人類的環境,我們“特別衛兵”像魔術師一樣,有時變成“工廠”,有時變成“機器”,有時變成一塊“特種板”……
我們大家族的第一個本領就是吸進二氧化碳,吐出氧氣。要是沒有我們這個規模巨大的氧氣製造工廠,地球上的氧氣早就被人類和各種生物吸完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我們大樹的另一個本領是消音。噪音是人類的大敵,它不僅幹擾人們的談話、通訊,影響人們的休息,而且長期受噪音影響,還會使人聽力減弱,甚至耳聾,還會使心髒、血壓、神經等出現異常。而我們大樹,卻站在抗噪音的第一線。我們手拉手,組成一道道“隔音板”,隨風搖擺,聲波一來就被驅散了。經科學家鑒定,在我們密集的地方,噪音比平常低5倍。你看我們本領大不大?
我的大叔“刺柏樹”,還是一個防疫員。它好像一個特大號的“噴霧筒”,能不斷地噴灑出殺菌素。據科學家精確測定,一群刺柏林一天就可分泌出30公斤殺菌素。空氣中白喉、肺結核、傷寒等病菌一旦遇上它,便難逃死亡的厄運。
煙囪林立的廠房區,那是我們大顯身手之地。我們用自己密密層層的樹葉組成成千上萬隻“集塵袋”去吸塵。因為每燒1噸煤,就有11公斤的粉塵從大煙囪中冒出。這種粉塵,不僅含有各種會汙染環境的微粒,還沾有各種嚴重危害人類的細菌。我們大樹卻有一個“絕招”:用我們的“集塵袋”製伏它們。別看“集塵袋”表麵粗糙不平、多絨毛,可是它可以分泌油脂或黏液。當含粉塵的氣流通過時,我們就讓“集塵袋”左右擺動,使風速減弱。大粒灰塵便會降落到地麵,另一些就粘附在“集塵袋”上。因此環保專家稱我們為天然吸塵器。
世界上的沙漠麵積近年來正迅速擴展。這是由於沙漠中的“黃風怪”在作怪。我們大樹正是“黃風怪”的克星。我們在沙漠中組成一道道防風林,把胡作非為的“黃風怪”牢牢地鎖起來。
總之,我們森林家族是保護人類環境的最好衛隊。現在,世界各國已開始進行大麵積的種樹活動,中國還規定了“植樹節”。我們的森林家族正在日趨興旺。我們一定不辜負人類的期望,當好人類環境保護的“特別衛兵”。
四川 郭新宇
貓,是活躍在我們身邊的小生靈,有人覺得它伶俐可愛,有人認為它奸猾媚態。在我的心目中,它則是“皇家警官”的化身。
貓屬哺乳綱貓科動物。貓科家族十分龐大,連國寶熊貓、龐然大物老虎也與它同類呢!
貓穿著不同的“外衣”,有的毛長而雪白,滾做一團像個雪球;有的全身黑色,像穿著一件黑色的禮服;有的通身黑白相間,像一團好看的毛絨球。
貓最大的本領是捕鼠。在深夜,貓常常靜靜地守候在鼠洞的附近,等待時機。一旦老鼠縮頭縮腦溜出來,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猛撲上去,利爪深深地掐進鼠肉中,一下子就把“罪大惡極”的老鼠“結果”了。
為什麼貓在夜間視力如此敏銳呢?原來,貓眼的瞳仁十分怪,在我國民間有一條關於貓眼一日三變的諺語:“寅卯申酉如棗核,辰巳午未如一線,子醜戌亥如滿月。”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貓眼在不同光線下的變化:在白天一般強度的光線下,瞳孔會形成棗核般的樣子;在強烈的陽光下,它的瞳孔可以縮得很小,像一根線那麼細;在夜裏黑暗之中,瞳孔可以開放得像滿月那麼圓,那麼大。由於它的瞳孔大且瞳孔括約肌收縮能力特別,所以它對光線的反應比人類靈敏,不論光線是強是弱,是明是暗,貓照樣能看清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