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有些不老實的歐洲人,比方說,瓦斯科·達·迦馬。1497年他過了羅卡角,過了聖維森特角,一路往南,當時的文獻記載道:
“吾一行人於1497年7月8日周六由雷斯蒂耶羅港起航,願上帝保佑吾人此行當有善果。阿門。”
這次充滿夢想、英雄主義和愚昧無知的遠航進行到第六個月時,達·迦馬終於繞過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第十個月,他們到達印度。1498年5月21日,他們對遇到的印度人說:
“我們是來尋找基督徒和香料的!”
四年之後,葡萄牙人成為歐洲的新香料暴發戶,之前幾乎壟斷香料貿易的威尼斯人大感恐懼,覺得他們可能得變成魚販子了——當然,後來威尼斯人還是在玻璃製品和鏡子上找到了銷路,那是後話了……葡萄牙人在印度東南,發現了肉桂的源頭斯裏蘭卡。他們大喜過望,跟斯裏蘭卡人訂了協議,壟斷了肉桂貿易。此舉給葡萄牙帶來無法計數的金幣,但更美麗的事實是,歐洲人明白了:世界上沒有大鳥,沒有做誘餌的牛肉,但確實有聰明的商人和美味的肉桂——隻要你足夠勇敢地出發,繞過羅卡角,繞過聖維森特角,一路往未知的所在去探索……
後來,荷蘭人和英國人先後奪走了斯裏蘭卡,英國人開始在大吉嶺布滿紅茶。後來,葡萄牙結束了短暫的世界之王的地位,開始專職開發葡萄酒瓶塞,大航海時代成為迷夢一場。
至今,天氣晴時,你到拉各斯堤邊,就可以隔堤看見一片藍。有一艘船,是1492年迪亞士過好望角時那艘卡德維爾型帆船的複製品:那是他們去往東方的夢想證據。
去到葡萄牙首都裏斯本,你會發現自己像置身於山坡之上,眼望整座城市,從高處插向海洋;你去裏斯本的老城區溜達,就像走進山間峽穀。腳下隨處有坡與台階,高大古老的樓房像高山,中間是圍棋棋盤般的街。你從住處出門,在建築物的陰影下,看著櫥窗裏的酒、香料和手工模型,找到一家可以吃飯的所在,就像去登了一次山。除了十字路口視野寬闊些,樓宇連綿略無闕處,不見曦月。
想在裏斯本老街區看見太陽,有許多法子。其一是爬上山,去聖若熱城堡,居高臨下,看得見整個裏斯本,蜂窩般密集的紅頂白牆房屋、塔霍河,以及遠方海洋泛出的陽光。裏斯本人說這個城堡,12世紀時曾被拿來抵禦摩爾人,1255年成為皇宮。一個冷笑話似的對比:如果你去到裏斯本附近的羅卡角——那是歐洲最西端,你可以在火車上花半個下午,去那裏看無邊無際的大西洋,以及那塊著名的石碑: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陸終於此,海始於此)——當地人會推薦你去看看摩爾人的遺址。所謂遺址,和聖若熱城堡略像:山間築的一個袖珍長城,妖風陣陣,黑貓遍地,讓人懷疑摩爾人爬上山來特意建此城,用意何在?嗯……據說是為了抵禦葡萄牙人。
他們真就互相憎怕到如此,才有這麼多遺址,來紀念彼此的仇恨?
其二,你可以到處找廣場,比如羅西歐廣場,比如貿易廣場。曆史上有兩個裏斯本:前一個在1755年著名的地震中崩潰,讓基督教諸位忙著討論葡萄牙是不是觸怒了上帝;後一個則在1755年的廢墟上重建而起,而且比例勻整,像一座最地道的現代城市。廣場在裏斯本,一如群山裏出現的幾個露天池塘,讓人流得以約會陽光。當然,所見的不隻是太陽,比如,商業廣場之北是凱旋門,中間是著名的約瑟一世大銅像,而南望,就是海洋。嗯,那是第三個法子:去到塔霍河邊,看通向大海的岸。
你可以在商業廣場坐上電車,一直去到貝倫區。你在午後,從中心城區坐電車,一路叮叮當當,大海——或者說,塔霍河——在你左手邊,被陽光耀得熠熠生輝。你會慢慢看見傳說中的瓦斯科·達·伽馬跨海大橋,看見貝倫塔,以及高聳的大航海紀念碑——那玩意兒做成一艘大船的模樣,還雕有恩裏克王子帶著一批航海家,前呼後擁地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