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磁波在醫療上的發展(2 / 2)

2.高頻電磁波刀的優點

(1)高頻電磁波刀是由多種電極組成的,包括環形、球形、針形、三角形、方形等;

(2)包括射頻技術所有的功能:切割、凝血、消融、蒸發、清除、收縮、電灼(包括激光和電刀的所有功能,且沒有它們的不良反應);

(3)手術精確,可以達到傳統電刀達不到的非常精細的手術效果;

(4)微創:無壓力切割,組織損傷小(損傷深度小於20微米,很少有纖維形成,術後很少發生瘢痕);

(5)不發生傳統電刀所造成的組織拉扯、炭化的現象,約2/3的病人可以得到不影響病理檢查的組織標本;

(6)痛苦小,不用麻醉或僅用局部浸潤麻醉,並發症少(出血和感染少);

(7)安全:不需要負極和地線,無觸電及燒灼的危險;

(8)對手術室無特殊的要求,可在門診進行;

(9)據臨床觀察,高頻電磁波刀的治療對有生育要求的婦女沒有影響;

(10)醫生可根據宮頸疾病的個體情況決定施行電環切或電錐切,達到個體化的治療效果。

知識點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磁共振成像(簡稱NMRI),又稱自旋成像,也稱核磁共振成像。台灣稱磁振造影,香港稱磁力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的“核”指的是氫原子核,因為人體約70%是由水組成的,MRI即依賴水中氫原子。原子核在進動中,吸收與原子核進動頻率相同的射頻脈衝,即外加交變磁場的頻率等於拉莫頻率,原子核就發生共振吸收,去掉射頻脈衝之後,原子核磁矩又把所吸收的能量中的一部分以電磁波的形式發射出來,稱為共振發射。共振吸收和共振發射的過程叫做“核磁共振”。

當把物體放置在磁場中,用適當的電磁波照射它,以改變氫原子的旋轉排列方向,使之共振,然後分析它釋放的電磁波,由於不同的組織會產生不同的電磁波訊號,經電腦處理,就可以得知構成這一物體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種類,據此可以繪製成物體內部的精確立體圖像。

延伸閱讀

超聲波清洗機

超聲波是指任何聲波或振動,其頻率超過人類耳朵可以聽到的最高閾值20千赫。超聲波由於其高頻特性而被廣泛應用於眾多領域,比如金屬探傷、工件清洗等。

超聲波清洗機,可用於清潔用途,是目前清洗效果最佳的方式,一般認為是這利用了超聲在液體中的“空穴現象”。超聲波清洗機的清潔原理,在於利用超聲波振動清水,使微細的真空氣泡在水裏產生,當真空氣泡爆破時釋放了儲存在氣泡裏麵的能量,釋放溫度約5000℃度以及超過很高的壓力將物件表麵的油脂或汙垢帶走。清洗機所產生的超聲波的頻率約為20~50千赫,可應用於珠寶、鏡片或其他光學儀器、牙醫用具、外科手術用具及工業零件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