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當叫化子沒什麼不好,叫化子總比強盜好得多。那些當官的,多數都不廉潔。我在縣衙門裏當守衛時知道,縣太爺滿腦子想的都是錢。每審一個案子,給他錢多的一方照例是打贏官司。向他求情是沒有用的,除非花大價錢賄賂他。
毛澤東聽了,不禁憤憤地說,這是什麼世道!告別老人後,他們還在議論這世上不公平的事情。
來到目的地,暮色已經降臨。在寺院,他們受到了佛教徒熱情的接待,拜訪了老方丈,參觀了佛殿,還和老方丈討論了佛家經典,討論了孔子和老子。佛教徒們把毛澤東、蕭子澳看成是有學問的人,紛紛請他倆題詩題字。
接著,他們又跋山涉水,來到了安化縣城——梅城。在梅城,毛澤東查閱了安化縣誌,走訪了一些貧苦人家,還拜會了安化勸學所所長夏默庵。夏早年畢業於清代兩湖書院,頗有學識,但性情高傲,一向看不起遊學先生。毛澤東兩次求見,夏都拒不接待,直到第三次求見,夏才開門。但隨即寫了一句原對放在桌上:“綠楊枝上鳥聲聲,春到也,春去也。”以試來人學問功底。毛澤東看後,即書屬對:“清水池中蛙句句,為公乎,為私乎。”夏先生一看,連聲稱讚,遂留宿,徹夜長談,臨走時還贈予毛澤東、蕭子澳8元銀洋。
一路上,他們遇到學校、商店、廟宇,常常寫上一副對聯,對方給幾個錢,就作為路上的費用。渴了,就討口水喝,或在路旁喝幾捧涼水。累了,就到池塘裏洗洗澡。有時就在野外露營。麵對著滿天星光,他們高興地說:沙灘是床,藍天是帳,月亮當燈,星星作伴。有一次,毛澤東指著岸邊的一棵古樹說,這就是我們的衣櫃。說著,順手就把布包、雨傘掛到樹枝上。睡覺沒有枕頭,就用兩塊石頭。毛澤東正是從這種奮鬥的生活中,領略到一種人生的樂趣。
到達沅江時,正值湖區漲水,道路被淹,加上暑期就要結束,他們乘船返回長沙。
這次遊學,走了長沙、寧鄉、安化、益陽、沅江五縣許多地方,行程達九百多裏,從而使他對中國農村的狀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這年寒假,毛澤東又到瀏陽縣一帶去調查,住在同學陳紹休家裏。正是在這種和農民的廣泛接觸中,毛澤東對中國的農村和農民有了深刻的認識。這些,都為他後來在中國革命鬥爭中確立一條正確的思路創造了條件。
毛澤東不僅關注農村和農民,還關注著廣大的工人群眾。
當時,第一師範附近有電燈公司、造布廠、黑鉛煉廠、銅元局等幾家近代企業,聚居著很多工人、人力車夫。還有粵漢鐵路武昌至長沙段和長沙至株洲段鐵路工人,也都住在這一帶。他們不僅生活清貧,而且大多是文盲和半文盲。沒有文化,不僅使他們的思想受到限製,生活上也有極大的不便。毛澤東感到,要幫助工人兄弟,首先要使他們接受文化教育。
第一師範原在1917年上半年辦過一次工人夜學,那是為推行平民教育,由教職員兼辦的,但沒能堅持下來。1917年下學期,第一師範的學生團體學友會改選,毛澤東被選為學友會的總務兼教育研究部部長。上任伊始,他就提出由學友會主辦工人夜學的主張。
毛澤東一麵潛心研究學問,磨練筋骨意誌,一麵廣泛地走向社會,和最廣大的勞苦大眾,和中國的社會實際結合,這是毛澤東已經形成的一個顯著的思想品格。他決心了解中國,研究中國,改造中國。他要逐步探索一條改造的道路。
1918年4月,新民學會的創立,顯示出毛澤東在思想上的一個重要發展,這就是在社會改造問題上,由學理上的探討迸到社會團體的組織。此後,毛澤東為組織領導新民學會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可以說,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前,毛澤東是和新民學會一起搏擊在社會變革的風浪之中的。雖然其中也有分化,有人頹唐,有人落荒,有人離開了戰鬥的行列,但更多的人卻是聚攏在毛澤東、蔡和森的周圍,奮然前行,成為優秀的革命者和共產黨人。有的雖未直接站在革命的大旗之下,卻也在為社會盡力,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當年的新民學會首批會員李維漢回顧說:“新民學會從不自我標榜,但由於它的乾乾不息的前進運動,在實際上,成為我國在俄國十月革命以後成立的影響最大的革命團體。”“新民學會雖然還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團體,但在它存在的三年中,在中國革命動蕩轉變的年代裏,逐漸由民主主義接近了馬克思主義,在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建立中國共產黨作出了它應有的貢獻。”會員中,以毛澤東同誌為代表,許多人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成為共產黨員,有的成為黨的同情者。會員何叔衡、蔡和森、向警予、陳昌、張昆弟、羅學瓚、郭亮、夏曦等,以及相當於新民學會分支組織的工學世界社的社員李林、顏昌頤、林蔚、李慰農等在後來的革命中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和所有為中國革命犧牲的烈士一起,將永遠為中國人民所紀念。
1919年4月6日,毛澤東從上海回到了長沙。回長沙後,他主持新民學會會務。當時正是五四運動的前夕,他更加直接地投身到政治中去了。
為了解決生活費用問題和便於工作,毛澤東經學友和新民學會會員周世釗的引薦,到長沙修業小學擔任曆史課教員。除教書外,他利用一切時間,廣泛接觸長沙教育界、新聞界人士和青年學生,進行各種聯絡活動,向他們講述幾個月來自己在北京、上海的經曆,介紹所接觸的一些值得欽佩的人物。他約集在長沙的新民學會會員到楚怡小學開會,會上,他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國際局勢,介紹了國內南北軍閥混戰的情況,說明了在新思潮的激蕩下中國人民逐漸覺悟的事實,並提出了組織青年學生進行鬥爭的意見。
五四運動爆發後,毛澤東以新民學會為核心,組織和領導湖南各階層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他本人則站在鬥爭的前列,率領新民學會會員深入長沙各校,擬寫傳單,動員青年學生起來,響應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
毛澤東和新民學會的會員們也在緊張地進行宣傳活動。“請救山東人的性命!”“請看我國之危險!”的傳單,撒遍了長沙城。
5月7日,長沙各校學生紀念“五七”國恥遊行大會。他們手執白旗,旗上書“誓死爭回青島”數字,抗議帝國主義的侵略。但是,遊行隊伍被軍警強行解散。
5月9日,長沙的報紙衝破了反動軍閥張敬堯的新聞封鎖,紛紛報道了北京學生愛國示威遊行的情況。《大公報》以醒目的大號字登載了五四遊行的消息:“駐日公使章宗祥,被學生毆傷甚重,性命已在旦夕”;“北京學生現被捕三十餘人,大學校長蔡元培願獨身抵罪。”消息震動了全長沙城,全湖南省,人們熱烈地討論著。特別是青年學生,興奮、激動、憤怒。他們決心立即行動起來,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
這時,北京學生聯合會派出許多代表分赴各省活動,以求得全國的聲援。到湖南的代表是鄧中夏和另一名學生。第一次北京之行時,毛澤東就和這位北京大學著名的學生骨幹建立了聯係,並參加了他組織的平民教育講演團的活動,鄧中夏到來後,毛澤東立即和他一起,就成立湖南學生聯合會事進行活動。
5月28日上午,各校代表齊集省教育會,舉行湖南學生聯合會成立大會,大會通過了湖南學生聯合會章程,選舉法專代表夏正猷、商專代表彭璜為正副會長。同時,通過了罷課宣言。
湖南學聯的成立,標誌著湖南學生大聯合的實現。有了統一的組織,學生運動迅速掀起了高潮。
6月3日,在學聯的組織下,大多數學校舉行罷課。罷課宣言沉痛地寫道:
外交失敗,內政分歧,國家將亡,急宜挽救。京師學界正義於先,津滬群英聲援於後;內之振我民氣,外之挫彼敵鋒,共矢貞忠,以示天下;學生之求學,以衛國也,國既不存,學於何有!我湖南學生出於良心之感發,鑒於時勢之要求,決議自6月3日起,全體罷課,力行救國之職責,誓為外交之後盾。耿耿此心,神人共鑒。
學聯還向北京政府提出了拒絕巴黎和約,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等六項要求。
學生聯合會的會址設在湖南商專,它的工作人員大多是新民學會會員。毛澤東住的修業小學離商專很近,有時就住在商專裏。可以說,他是這個富有戰鬥性的新的學生組織的實際領導者。
“六·三”罷課,引起了湖南當局的恐慌。張敬堯發布所謂“訓令”、“忠告”,恐嚇學生如有言詞過激,逾越常規者,即按照戒嚴規則,一律逮捕,以保平安。但是,各校學生在學聯的領導下,照樣走上街頭,開展以抵製日貨為內容的反日愛國運動。學生紛紛組織講演隊、檢查團和戲劇隊,每日輪流到街頭和沿江碼頭進行活動。
毛澤東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這轟轟烈烈的愛國浪潮中。他帶頭走向街頭,熱情地向廣大群眾進行愛國宣傳。一位當年在一師附小讀書的女學生,回憶毛澤東當年在長沙講演的情景時寫道:
我最難忘的是毛主席第一次給我們演講的情景。我們稱他毛老師,但毛主席說:“你們不要叫我老師,我是你們的老同學,以後就叫老同學好啦!”當時我們隻是四年級的小學生,毛主席卻把我們當作老同學,大家感到親切和溫暖,非常敬愛這位“老同學”。毛主席每一次來演講前,我們整個小學部的同學,都坐在大禮堂的竹椅上,有好幾百人。大家都在熱切等待。一見毛澤東出現,都熱烈鼓掌,有些小同學高喊:“老同學來啦!”更有些高興得跳了起來!他講的內容是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號召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決不接受“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另外還講抵製日貨。由於我們都是小學生,都是十歲至十多歲的孩子,毛主席以極其淺白的語言向我們解釋什麼是“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還講怎樣抵製日貨。他說:“買玩具不要買日本貨,我們要愛自己的國家。”他的演講完全可以激發我們小學生的民族感情和愛國熱情,他的語言生動活潑,手勢又多,激動中帶著幽默,大家非常喜歡聽他的演講。但可惜毛主席每次隻講一個鍾頭,就要匆匆忙忙地走啦。同學們都舍不得他,很希望他多逗留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