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一心隻管天下事(2 / 2)

他們一路上交換了關於建立中國共產黨的意見,暢談了如何使中國擺脫貧窮落後的麵貌,走向共產主義的光明前途。他們相約在北京和上海,分別進行活動,籌建共闡黨。他們一路順利地到了天津。

李大釗怕火車站有警察恭候,便讓陳獨秀換上西服,擺出教授派頭,送他上外國輪船。

陳獨秀緊緊地握著李大釗的手,說道:“後會有期!”

陳獨秀踏上外輪,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儼然是一位高等華人。他在2月19日到達上海,叫了一輛黃包車,下榻於不醒目的惠中旅店。

由於連日奔波,他受了風寒,休息五、六日,便朝五馬路踱去。他來到亞東圖書館,老友汪孟鄒一見到他突然出現在麵前,驚叫一聲:“仲甫兄!”倆人立即上樓細談。

陳獨秀從惠中旅店搬到亞東圖書館樓上居住。北京警方似乎沒有派人追捕陳獨秀,他便在上海搞起政治活動。

2月27日,陳獨秀出席上海工讀互助團籌備會。該團的宗旨是本著互助的精神,實行半工半讀。參加的大多數是青年學生。3月20日,陳獨秀在青年會發表《新文化運動是什麼》的演說。次日,在江蘇省教育會演講教育問題,到會的千餘人。4月21日,在中國公學講演《五四運動的精神是什麼》。

陳獨秀每到一個地方,都有青年團體或教育機關邀請他發表演說。但不久,他的演說對象發生了變化,由知識青年轉向勞苦工人。

陳獨秀倉惶離京,家眷尚在北京,他希望在上海找一安靜住所,接來家眷同住,把《新青年》雜誌編輯部也從北京遷來。汪孟鄒給他出了一個主意:柏文蔚在上海的公館正空著,他被委任為鄂西靖國軍總司令和長江上遊招討使,攜眷上任,何不住到那裏去呢。

於是,陳獨秀便在4月份搬進了座落在法租界環龍路老漁陽裏2號的柏公館。這是老式石庫門房子,磚木結構,二層樓房,進大門有天井,中間是客堂,陳設沙發4隻、椅子數把,壁間掛大理石嵌屏4幅。客堂後有小天井,然後是灶間,有後門通向弄堂。客堂的左邊是前、後、中3個廂房。樓上,前麵是統廂房,即陳獨秀的臥室兼書房,室內陳設有寫字台、轉椅、大鋼床、皮沙發、茶幾、縫衣機等。廂房的隔壁是客堂樓,後有曬台,全部建築麵積約140平方米。這就是陳獨秀的住處,也是《新青年》編輯部的辦公室。

陳獨秀積極參加和領導工人運動,他調查研究中國工人階級狀況,籌辦工人刊物,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組織工會。4月2日,他出席了上海船務棧房工界聯合會成立大會,演說《勞動者的覺悟》。16日出席中華工業協會各業代表與各部幹事聯席會議,被推舉為教育主任,即席演講上海工界現狀,強調注重工人義務教育,並自願擔任義務教授。18日,他參加中華工業協會、中華工會總會、電器工界聯合會、中華全國工界協進會、中華工界誌成會,船務棧房工界聯合會、藥業友誼聯合會七團體召開的聯席會議,演說勞工要旨,被推為籌備世界勞動節大會顧問。

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為五一勞動節編輯了《勞動節紀念號》,共400頁,內容豐富新穎,有孫中山、蔡元培等16人題字。第一篇文章是李大釗寫的《五一運動史》,介紹國際勞動節的由來及歐美工人為實現8小時工作製的鬥爭史;2/3的篇幅是對國內勞動狀況調查的文章,其中有陳獨秀的《勞動者的覺悟》和《上海厚生紗廠湖南女工問題》兩篇文章。另外有美國、英國、日本勞動運動的介紹,還全文刊載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勞動法典》,以及蘇俄第一次對華宣言,即宣布廢除沙皇俄國與日本、協約國各國與中國所締結的一切秘密條約,廢除沙皇俄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

5月1日,陳獨秀組織了規模較大的五一慶祝活動。這是上海工人階級第一次紀念自己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