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
從學習到超越
有一家企業叫GP,中文名稱是超霸,當時做得蠻大的,我們覺得首先要向它學習,向它看齊,要趕上它,這是我們的一個目標。我印象中那時好像是1997年或1998年。兩三年過後,我們覺得應該再換一個目標,換一個更大的目標。
——2006年11月22日王傳福接受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財富故事會》欄目專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在20世紀30年代百事可樂麵世的時候,可口可樂已經是美國飲料市場的龍頭老大。作為跟隨者,百事可樂在前期一直默默學習可口可樂,並隨時準備進行超越。進入60年代,百事可樂向“老大”發起了強力的攻擊。幾番廝殺後,百事可樂贏得了年輕消費者的市場,甚至在1985年銷售額超過了可口可樂。而比亞迪也是采用先學習、再超越的策略。從電池到汽車,比亞迪都是先學習再超越。在電池行業,學習過超霸,也向日係電池企業學習;在汽車行業,向日韓汽車企業學習……比亞迪就像一個武學專家,精心研究、學習各派武功,集大成後練就了自己的獨家武藝。在學習和超越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在不同的階段,對不同的產品,比亞迪的學習目標都是不一樣的。正是因為動態學習,比亞迪才得到了飛躍式發展,超越了一個又一個競爭對手。
行動指南
企業如何實現從學習到超越呢?首先要確定階段性學習的對象,通過對比,找到差距,這樣才能借鑒目標的優秀經驗進行學習、化用。因此,選定的對象既要符合自己的企業背景,也要適合自己學習。學習前,必須了解自己的短板,通過對方的經驗彌補自己的缺陷。其次,也是最關鍵的部分,要做到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借助對方長板經驗彌補自己的短板,快速完成短板的升級或者長板的提升。最終,使自己的“板”能比目標更“長”。最後,在不斷地學習中,把自己的短板逐漸補齊,特別是與行業對手相比要沒有硬傷,最好是已經超越了對手,這樣企業就可以考慮再次實現飛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