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
標杆管理
我們覺得走日韓這條路更適合,在技術、工藝方麵,包括設計的一些流行元素,我覺得中國人更能接受,我們借助它們的理念來打造一款比亞迪自己生產的車。
——2006年11月22日王傳福接受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財富故事會》欄目專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通過標杆學習,可以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比如,聯想通過學習戴爾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提升了自身的供應鏈管理效率;再如,康奈皮鞋通過學習百麗的渠道管理模式,提升了渠道管理效率。這些都是成功的案例,隻不過比亞迪在標杆學習上多了設計元素這個課題,通過學習日韓汽車風格,快速啟動市場並獲得消費者認可。目前看來,運營層次的標杆管理通常會帶來運營效率的持續改進,並能不斷優化和改善企業的成本結構,使企業獲得成本上的最大優勢,這對國內大部分企業來講是非常有益的。但是,標杆學習和管理看似簡單,其實不然。目前,很多企業隻是停留在戰術層麵,而沒有深入到戰略層麵。也就是說,企業除了通過對行業內標杆企業進行研究模仿其成功之道外,還要學習其成功的精髓——它們為什麼要這樣管理?是否還能創新和升級?它們這種模式的核心力在哪裏……企業隻有深入了解其精髓,才有標杆管理後的自我創新,企業也才能獲得長久發展,而不是永遠的模仿和跟隨。
行動指南
戰略層次的標杆管理,首先要確定競爭對手,找到值得學習的競爭對手,然後拆分其成功因素,找出哪些需要學習、哪些可以進行創新,最後在自己企業進行實踐,通過實踐進一步找到自己的差距,並隨時彌補。同時,更要找到標杆的缺陷,自己從中完成差異化的創新和升級,形成差異化的競爭,最終超越對手。此外,標杆管理也是動態的,不同企業不同階段要樹立不同的標杆,而不是一成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