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管理日誌87(1 / 1)

5月9日

敢於知錯就改

今年年初我們定下的80萬輛的銷售目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由於我們在製訂銷售計劃時,錯誤地高估了市場而造成了惡果,現在,我們付出了代價。隨著市場的轉變,我們認識到錯誤,並調整了預期。

——2010年11月30日王傳福接受CNBC財經電視台《亞洲經營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09年10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9月銷量前十的轎車品牌依次為:凱越、悅動、朗逸、桑塔納、捷達、旗雲、科魯茲、夏利、新寶來和天籟,此前這一排行榜冠軍的常客——比亞迪F3,被擠出了銷量前十之外。是什麼原因導致“銷量王”F3急轉直下?是渠道的“退網門”影響還是企業的經營理念問題?但無論什麼問題,責任都需要人來承擔,此時也是衡量一個企業家膽識的時候,你是否敢於承擔責任,甚至承認錯誤。對此,王傳福表示:“現在,我們要減少庫存,並使之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這是我們要去解決的首要問題。未來,我們將更加保守地作出預測,而不是高估。”這句話給正同合資品牌貼身肉搏的中國企業提了一個醒:快速發展很重要,貼近實際製定目標更重要。雖然敢於承認錯誤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但勇於改正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否則,一切都是空談。隨後,比亞迪果然做了很多調整,比如,借助巴菲特和蓋茨的“慈善中國行”機會,進行了係列公關,從而增強渠道、消費者的信心。同時加快新品的強勢推出,甚至還把2011年定為品質年。這些都是承認錯誤後的部分修補措施,並取得了一定的實際效果。

行動指南

企業掌門人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其智慧、性格以及好惡都會影響企業的決策和發展。一家企業的成敗,70%取決於經營決策人的作用。企業家是否敢於承擔責任、承認錯誤,更是核心品質。除了敢於承擔責任,企業家還需要為此埋單,找到破解之道,否則就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未來。作為企業家必須明白:知錯者勇,改正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