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如何打破格局
在1995年、1996年的時候,企業沒有錢,隻有幾十個人,我們怎麼辦呢?我們想做電池,卻沒有辦法買日本的生產線,大家知道充電電池基本上是日本企業壟斷的,日本企業占了全球市場95%的份額,生產必須是全自動化的生產線,整套生產線要價上億美元,我們中國人也想做,那怎麼辦呢?買不起,那就要想,那就要創新。
——摘自2009年11月18日王傳福在第二屆中國創業家論壇上的講話
背景分析
作為創業者,在選定進入某個行業前首先需要想到的就是如何打破舊格局。很多時候,如果不打破舊格局就無法前行,更談不上生存了。王傳福剛進入電池領域,就麵臨這樣的問題。如果讓比亞迪跟日係電池企業競爭,無論是資金還是設備、管理等,都不能與對手相抗衡。在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時候,隻好以智慧化解,把對手的優勢變成相對劣勢,以此構建自己的優勢。比亞迪通過半自動化生產線,節省了龐大的成本,從而在成本(價格)上,使對手優勢降低。當王傳福進入汽車領域的時候,采取了正麵攻擊策略,以自己“模仿+創新”的技術模式、強大的終端營銷模式,以及高性價比的市場策略,來攻擊競爭對手暴露出來的弱點,而這些弱點可能是行業所共有的,那就是10萬元內的轎車競爭比較薄弱。
行動指南
打破舊格局的模式有很多:1智慧瓦解模式,把對手的優勢轉換成劣勢,以此爭取到“蛋糕”;2正麵進攻模式,找到行業薄弱點直接攻擊,以此撕開市場缺口;3差異化破局模式,經過對比和分析,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差異化道路,或聚焦產品技術,或開創嶄新工藝等,憑差異化跨入全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