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管理日誌166(1 / 1)

9月8日

敢於給員工機會

我們買了差不多有近100部外國的車,其中有兩輛奔馳車,讓員工去拆、去了解、去理解,哪個企業家敢把奔馳車讓員工拆掉,去學習、去消化,沒有的。

——2009年4月16日王傳福接受《中國經營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比亞迪發現,員工的能力可以培養,但是價值觀卻很難改造。要做長遠發展的比亞迪,顯然需要培養能夠全麵接受比亞迪文化的大量員工。為此,王傳福采取了從各地高校招聘應屆大學生的策略。因為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往往更容易融入比亞迪的企業文化,並與比亞迪的價值觀保持一致。但這些學生的最大缺點就是沒有工作經驗,也因此,很多企業考慮到短期效益而減少了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的招聘比例。對此,王傳福又采取了有悖常規的培訓模式,讓這些大學生直接到一線實踐——拆車。100多輛車就讓這些學生拆掉了,通過拆車的實踐,這些學生很快就學到了實際經驗,並把課本知識應用於實踐中。這個方法順利解決了新員工短期內無法“上手”的弊端。在這種肩負重任的管理文化下,他們中的有能力者在短期內即可得到快速晉升,成為獨當一麵的人才。目前,比亞迪50%的中層管理人員都是通過曆年的校園招聘走進公司的。此外,比亞迪還通過校企合作,啟動校園實踐工程。2010年3月,“比亞迪營銷實踐社”首次落戶中南大學。定期的行業指導、內部兼職崗位實踐以及比亞迪生產基地參觀等活動,幫助在校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切實幫助學生成長。此舉為大學生進入比亞迪提前啟動了實踐課程,也是為企業發展儲備人才。

行動指南

在招聘中,很多企業傾向於招收工作經驗豐富的人,但不給員工機會,又如何創造出經驗呢?企業隻有敢於給員工實踐的機會,才能發掘出出類拔萃的人才。也隻有給員工架設更大的舞台,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我們從王傳福的人才策略中可以感受到:對於員工,實踐機會越多,企業創新也就越多,企業發展也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