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管理日誌208(1 / 1)

11月10日

80%的設計與20%的製造

搞產品製造的人都知道,產品的質量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80%取決於這個產品的設計,設計定型了產品就定型了。而餘下的20%則來源於製造上的一些變量,包括本身材質的一些變量,都會影響產品的品質。

——2007年9月王傳福接受《汽車商業評論》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03年1月23日,比亞迪收購了秦川汽車77%的股份,正式進入汽車業。從收購那天起,王傳福心裏就很清楚,比亞迪要想在汽車領域有所成就,就必須擁有自己的設計能力。但是,王傳福當時手裏隻有幾十個從秦川汽車接收過來的技術人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親自到上海約見國內著名的汽車設計專家,時任上海同濟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廉玉波。通過與其數次通宵達旦地進行交流,他說動了廉玉波加盟比亞迪。有了領頭人後,他還招聘大量的大學生去拆卸全世界的知名汽車,通過實踐找到設計的門道。通過這種借鑒模式,比亞迪有了設計積累。當然,僅僅這些還是不夠的,王傳福還收購了北京吉馳汽車模具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模具公司。比亞迪甚至還計劃收購一家日本金屬模具公司,以此全麵保障設計環節。這個故事再次說明,被譽為“汽車瘋子”的王傳福其汽車“門外漢”身份隻是表象,實際上他深諳其道,並能夠抓住質量的核心——設計。最終,通過兩個關鍵階段完成質量的管控:一是先天基因,即設計能力的全麵構建;二是後天培養,通過資源的整合,讓設計能力與時俱進。

行動指南

汽車作為大眾化的工業品,設計能力才是製造企業的命門。我們拋開質量,從消費者購買習慣看,人們津津樂道的首先是外觀設計,然後才有興趣進入駕駛室親自體驗。而從品牌形象上考慮,隻有在設計上成功地樹立個性和獨特性之後,才能成為具有消費記憶的個性化品牌。因此,是設計決定了產品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