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管理日誌211(1 / 1)

11月15日

把人海做成技術競爭力

我們有10萬名操作工,未來要發展到30萬~40萬人。這個隊伍在哪一個國家都不得了,這是中國的優勢。中國的企業家就要把這種優勢發揮到極致,否則你談什麼核心競爭力。

——2007年11月王傳福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07年11月,王傳福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說 :“比亞迪最核心的就是技術,在我們這裏技術為王,創新為本。汽車、電池兩個產業,我們的對手主要在國外。我們分析比亞迪有三個優勢:第一,未來10~2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會持續高速增長,這就會有一個財富效應,會有中產階級的形成,我們的汽車產品有很大的市場。第二,比亞迪有很強的工程師隊伍。我們現在有近1萬名工程師,未來要發展到3萬名。在美國要招1萬名工程師,那是不得了的成本,而且他們的一個人不一定能頂中國的一個人,西方人講究享受生活,中國人是工作第一。第三,我們有10萬名的操作工,未來要發展到30萬~40萬人。這個隊伍在哪一個國家都不得了,這是中國的優勢。”在王傳福看來,相對國外而言,較低的人力成本是相當具有競爭力的,關鍵在於如何把“人海”培養、組合成技術的“螞蟻雄兵”。基於這樣的思考,比亞迪一直采取“人海”戰術,從半自動化生產模式、員工招聘模式,到“家文化”構建,都是在為“人海”模式服務。最終,比亞迪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力。

行動指南

王傳福深知製造業的關鍵就是低成本,這樣才能滿足物美價廉的龐大市場需求。在這樣的理念下,王傳福借助人力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並將其發揮到了極致。在中國市場上,存在兩種極端,一種是拚命地機械化,另一種是拚命地雇用低端的一線員工,兩種模式都沒有從戰略角度考慮如何進行兩者優勢的結合,王傳福卻做到了,自然也收到了與眾不同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