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
家文化:家庭氛圍
一家企業,一定要讓職工有家的感覺,你是企業的家長,就像父母為兒女著想一般,事事要為職工著想。
——摘自2003年4月25日《商界》
背景分析
據說,汽車產業的明星——福特是厭惡工會的,為了排斥工會以提高生產效率,福特還成立了一個社會部,專門用來偵察工人的行為,而比亞迪則恰恰相反。王傳福通過春雨般的“家文化”,讓員工主動提高生產效率。那麼,王傳福是如何做好這個家長的呢?其一,塑造“家”氛圍。王傳福和普通員工一樣,穿著普通製服按時打卡上班,有時還會比員工晚走。在這種氛圍下,大家都感覺到老總是與他們一起在創造未來,心情自然不一樣。其二,構建“家”文化。王傳福撥了一筆專款,辦起圖書館,豎起了黑板報,辦起各類技能學習班,甚至親執教鞭,毫無保留地向員工傳授知識。在王傳福的鼓勵下,員工還成立了文學社、書畫社、藝術團、英語協會等。這些都讓員工感覺到豐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其三,創造“家”未來。王傳福還考慮到了員工的子女教育,還為職工建起了亞迪幼兒園、亞迪小學,甚至和深圳中學聯辦建立了亞迪分校。他說,這些孩子,也可以說是比亞迪人的後代,他沒有理由不讓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其四,成就“家”財富。王傳福對其高管團隊的股權許諾,也在公司上市後全部兌現。上麵這些行為,就等於在為員工創造一個個小家,從而讓每一名員工都能在比亞迪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感,體驗到家的溫馨。而當這些“小家”溫暖了,比亞迪這個“大家”就變得蒸蒸日上了。
行動指南
在企業文化中,最主要的是網羅員工的心,即營造“家”的氛圍。這樣,就能把企業的“大家”和一個個“小家”融為一體。那麼,如何創造這種文化?一般分為三個步驟:一是要培養集體精神文化,整個集體就是一個大家庭,通過各種措施、製度做到關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二是要注重人本文化,人企合一,人盡其才,培育企業員工共同的價值觀,把員工的個人追求與企業發展目標融為一體,以企業發展帶動員工發展,以員工進步推動企業進步;三是要保障物質文化,在辦公環境、員工福利、晉升製度等方麵要做到公平、合理、透明,讓員工有發展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