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
成本文化:抓大放小
富士康在中國大陸有4 000名台灣高管,這些人的薪水相當於我們10萬工人的工資。
——摘自2009年6月30日《外灘畫報》
背景分析
在比亞迪,包括王傳福在內的所有公司高管和普通員工一樣,出差一律坐經濟艙。有人曾總結道:“企業的最大成本開銷來自原材料和人。”人員成本一直讓每一家企業困擾不已。而比亞迪卻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首先,借助中國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比亞迪節省了全自動生產設備的高額投入,采用“人工+夾具”的半機械化作業,節省了成本;其次,加強基層一線員工的使用效率,而減少高管成本,還能生產更多的優質產品。王傳福的節儉原則就是:不該花的錢一律不花,但該花的錢也絕不計較。
行動指南
成本的節約來自細節。曾經有人列出了部分控製成本的細節:1采購、生產、研發本地化,降低與生產相關的成本;2嚴格審核各項支出,壓縮固定成本;3充分利用全球的資源,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支出;4加強與員工溝通,讓大家了解成本控製的重要性,養成節省的習慣;5以身作則,差旅標準與員工相同。這些與比亞迪的成本控製細節似乎不謀而合。當然,如果能做到王傳福那樣“抓大放小”,那就更進一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