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
財富文化:財散人聚
我對財富沒有什麼興趣。
——2007年11月王傳福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在蒙牛乳業,“財散人聚”被作為創造奇跡的一個經驗之談。麵對媒體的采訪,牛根生曾經說了一個哲理:“要麼就是‘有’,要麼就是‘無’,要麼就是‘大有’,要麼就是‘大無’。財散人聚,財聚人散。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散財既然能聚人,為什麼不散呢?散點財,‘大無’和‘大有’就有了關係,‘無’是最大的‘有’,‘大無’等於‘大有’。”雖然 “財散人聚,財聚人散”被標榜為企業老板的一種美德加以倡導,但真正能做到的鳳毛麟角。從自己的腰包裏掏出錢來,與自己的員工分享,對每個老板都是極大的考驗。比亞迪上市以後,王傳福把自己持有的15%股權分發給公司裏20多位管理人員和工程師們,真正做到“散財”。廣東人有一種說法:“人旺地旺,地旺財旺。”人旺是說大家都聚集到一個地方,如果大家都聚集到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會“旺”起來,也就發達發展起來;而地“旺”了,錢財自然滾滾而來,也就是財“旺”了。因此,人旺是財“旺”的前提,財“旺”是人旺的自然結果。隻有人旺了,財才能“旺”。這既是對牛根生“財散人聚”觀點的注腳,更是對王傳福的財富觀的強大背書。
行動指南
單一地依靠加薪是留不住人的。一般來說,企業常用的方法有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等。所謂待遇留人說的不僅僅是薪水、福利和年假,而是企業要建立健全、適當的激勵機製,讓員工能夠付出努力,與企業一起享受成果,這樣員工才有歸屬感。對於不可替代的核心員工,更應該通過期權、分紅等方式綁定利益,讓他成為企業發展的堅定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