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管理日誌226(1 / 1)

12月8日

回報文化:隻為投資者

作為企業家,我的天職就是為企業的投資者帶來投資回報,為企業擴張市場份額獲取利潤。

——摘自2005年5月30日《廣州日報》

背景分析

當電池大王王傳福發現潛力巨大、充滿誘惑的汽車市場時,就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立即投入到與電池看似不相關的產業裏麵去。這並不稀奇,就像王傳福所言:“作為企業家,我的天職就是為企業的投資者帶來投資回報,為企業擴張市場份額獲取利潤。”這種以投資者利益為上的思想,體現了比亞迪的回報文化——在回報員工、回報社會的同時,企業還要回報投資者。這種回報文化,形成了企業快速擴大的力量。回報文化至少有兩個意義:首先,推動企業不斷地尋找新的商業機會、新的利潤市場,並及時進入,實現效益最大化;其次,在這種理念下,企業的投資也變得勇猛。通用電氣就是大家學習的目標,通用電氣前首席執行官韋爾奇也是在這樣的理念下,把企業做得非常成功。他最重要的一個理論就是公司戰略的“數一數二”原則——必須在這個行業裏做最好的,而不是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做一個中等企業。這個理論和王傳福的理念非常相似,王傳福也是本著要成為行業老大的目標在前進,從電池到汽車都是這樣。在這樣的目標下,比亞迪的投資者才是最大的獲益者。

行動指南

對於企業家,回報投資者是需要提倡的文化。有的企業的管理者為了私人利益,放棄了“大家”利益,放棄了投資者利益,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企業家要明白自己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以道德尺度丈量自己的行為,能為投資者著想,為“大家”著想。作為掌門人不僅自己要做到這點,還需要把它傳遞給中層管理者,傳遞給員工,而當這種精神成為自然的企業文化,企業也必然能克服種種困難,駛向一個又一個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