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他唯一不同的就是父親偶爾也會到一些人的家裏做做事,趕集時便在街上擺個地攤給人畫蛋請神!聽母親說這最好一天也就是掙碗幾角錢的麵錢,而好幾次都被父親一個人在街上吃了,回到家裏也所剩無幾了。可就這樣的一個人居然也能把一家人的生計給過下去。
剃頭人所說的事情是:他前天去給一個姓張的‘亡人’剃頭。
那亡人的兒子說不要剃掉辮子!說是死者生前遺願。前不久,有些人到他來剃頭還戴著帽子來的,辮子剪了,立馬就把帽子戴上了。有些人說如果生了女兒,以後便教她多讀一些書,母親受的罪太多了!怎能讓下一輩人跟著受罪?現在男孩女孩都該有教養不是。
現在的社會應是處在變革期,所謂變革,吳占元倒是知道些的!出遠門回來的人都說外麵不太平,若沒什麼事就不要出去,要是遇上洋鬼子那可不好。
誰都知道若遇戰事,皆是民不聊生!古往今來,比比皆是。雖然沒有聽說有洋鬼子入川的事,但是自己家生活可也沒見好哪兒去。因為窮,所以有時候在一個地方住上兩年或三年便不得不搬去另一個村子了,雖然不至於餓死人但吳占元覺得自己就從沒吃飽過,而且每天做的事還不少!父親的嚴打責罵歸根結底也隻有一句話那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父親究竟想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自己也並不知,更不想去知道!隻是覺得父親有好多的規矩,就連吃個飯也有好多的說道。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雖讀書不多卻一再責令兩個兒子得早早的學會為人處事,一手好的毛筆字自然是常掛嘴邊的。
一個痛苦的童年已過去,現在仍是在痛苦中!在書院被先生打,回家還要被父親給一陣喝罵,可能平日裏唯一稍好的那就是和些不如流的人混在一起了。
‘不如流’這個詞,並不是吳占元為那些人取的代名。其實一開始本還沒怎麼在意,隻當這是多一些閱曆而已!可沒過幾月,不知是誰把這事告訴了父親,這回家被一頓好打。還得跪在香火桌麵前,說出種種錯事,並發誓今後不再有類似的事。
父親說:“那些人成天的不務正業,在社會上就是一種壞風氣!隻會誤人一生。他們摸扒搶打,竟幹些敗壞道德的事!嘴裏說十句話,沒有一句是有墨水的,而且還全和汙言穢語沾邊!就算祖宗好不容易積下點清譽,也都讓這樣的後人給敗盡了。
你成天跟那些人混在一起,不僅是同流合汙,反還是在虛度光陰!讀書人不好生念書,竟如此不學好。好奇惹三心,如此心多!難道你忘了我平日怎麼跟你說的了。女子心多,無好郎!男子心多,無好下場。色字頭上一把刀,曆來貪花公子多死於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