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社會主義大學生應有的道德,就是共產主義道德。1982年公布的枟高等學校學生守則枠,則具體規定了每個大學生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大學生的期望和要求。根據枟守則枠精神和當前高校的實際情況,大學生共產主義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麵。
(一)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共產主義思想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係,就是“主要由馬克思創立的共產主義理論、共產主義科學,即馬克思主義學說”(枟列寧選集枠第四卷,第347頁)。它是大學生的共產主義道德修養的指導思想。胡耀邦同誌說:“如果忽視在共產主義思想指導下在全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個偉大的任務,人們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就會陷入片麵性,??我們的社會主義就會失去理想和目標,失去精神的動力和戰鬥的意誌,就不能抵製各種腐化因素的侵襲,甚至會走上畸形發展和變質的邪路。”道德修養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首先,隻有堅持以共產主義思想作指導,才能理解共產主義道德的真諦及其修養的性質。因為,共產主義道德是共產主義思想與無產階級道德實踐相結合的、以樸素的無產階級道德為胚胎的、經過科學共產主義思想武裝的道德。要把握這樣的道德,必須有正確的指導思想,這是修養的前提。其次,隻有以共產主義思想作指導,才能自覺而有效地抵製各種非共產主義道德影響的腐蝕和侵襲,保證道德修養的正確方向。在我們社會裏,剝削階級的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影響還存在,剝削階級的行為準則同無產階級行為準則還在進行著複雜的有時甚至是嚴重的鬥爭。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武裝,就難以確立共產主義道德觀,也不能從理論到實踐劃清新舊道德的界線,抵製各種舊思想、舊習慣、舊風俗和舊道德的腐蝕。再次,因為共產主義思想闡明了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的曆史必然性,為人們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提供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進而引導人們確立共產主義的理想目標,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一切聰明才智,為人民服務。
(二)培養堅定的道德信念。信念,即真誠的信仰。道德信念,就是在人們思想體係中對某種道德規範堅信不疑,從而產生實踐這種道德規範的強烈責任感。它是人們深刻的道德認識、堅定的道德理想、強烈的道德情感和頑強的道德意誌的有機統一,是一個人選擇道德行為的內在動機,構成道德品質的基本要素。道德信念是在道德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而道德認識主要體現在對道德基本原則和規範的理解上。共產主義道德要求人們在處理人與人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係時,必須遵循集體主義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原則。共產主義道德規範的基本內容是“五愛”: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此外,還有團結友愛,助人為樂,先人後己;忠於共產主義事業,樂觀向上;英勇奮鬥,保持崇高的革命氣節,等等。一個人,隻有真誠信服這些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規範,自覺地用它作為行動的指南,並以此來鑒定自己行為和他人行為時,才能稱得上確立了共產主義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的中介,它具有穩定性、綜合性和持久性的特點。在人們的道德品質中,道德信念處在主導地位,對一個人的生活道路和言行舉止起著定向的作用。一個有了道德信念的人,能夠見義勇為,勇往直前,不但能排除名利引誘,克服懶散怠惰,必要時還能為高尚的道德目的而獻身。因此,道德信念是道德行為的強大動力。孔子說的“殺身成仁”,孟子說的“舍生取義”,就是道德信念的行為表現。革命先烈夏明翰在英勇就義時,高呼“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是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的體現。宋慶齡一家姐妹三人,魯迅一家兄弟三人,他們兄弟姐妹所處的家庭環境和客觀條件大致相似,由於道德信念不同,結果同胞手足不同路,人生價值相懸殊,歸宿也不一樣。所以,堅定的科學的共產主義信念是共產主義戰士不可動搖的和無限豐實的精神原動力。大學生要把自己鍛煉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在道德修養過程中,必須緊緊抓住培養共產主義道德信念這個中心環節。
(三)樹立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事業的堅貞和忠誠。列寧指出:“共產主義道德是為人類社會升到更高的水平,為人類社會擺脫勞動剝削製度服務的。”列寧又說:“為鞏固和完成共產主義事業而鬥爭,這就是共產主義道德的基礎。”(枟列寧選集枠第四卷,第335頁)既然共產主義道德是從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事業中引申出來並為其服務的一件強有力的精神武器,那麼大學生在道德修養中,必須培養自己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堅貞和忠誠,加強事業心,提高對社會盡責的自覺性,具有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社會主義而艱苦奮鬥的獻身精神。換言之,就是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的最高利益即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的崇高事業服務的品德,做到忠心耿耿,矢誌不渝。這是大學生道德修養的核心。
(四)勤奮學習,狠下苦功,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這一任務完成得好壞,本身就是一個道德問題,是道德品質和道德修養的直接體現。“人民培養汝,一切為人民。”大學生為人民上學,理應為人民學好本領。這是衡量大學生共產主義道德水準的重要標準。恩格斯說:“為了工人階級的解放,我們還需要醫生、工程師、化學家、農學家等專家,因為問題是我們不僅需要去管理政治機器,而且要管理全部社會生產,所以需要的不是響亮的口號,而是充實的知識。”(枟馬克思恩格斯論教育枠,第352頁)恩格斯對當時國際社會主義者大學生的這個教導,應當成為當代每個大學生的座右銘。學習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不是為了自私自利的享樂,而是為了“工人階級的解放”,“為了社會升到更高的水平”,實現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這就是大學生在學習上對社會應負的道德責任,也是大學生應有的學習目的和動機。在學風上,大學生應該實事求是,積極進取,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不畏艱難,登攀高峰,充分珍惜和利用黨與人民創造的學習條件,努力發揮體力和腦力的作用,抓緊時間,專心致誌地、創造性地學習和探索,下苦功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一個人的學習目的、動機與學風、學業成績,大體上應該是一致的。魯迅說過:“一無根柢學問,愛國之類,俱是空談。”(枟致宋崇義枠,一九二○年五月四日)大學生要是沒有真實本領,何以立身行事?何以報國為民?大學生應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業務能力,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獨立地解決本專業的實際問題,成為一個專門人才。應當指出,大多數學生在黨和人民的關懷下,正是這樣做的。但也有一些大學生,心猿意馬,不務正業,以致好幾門功課不及格,這是嚴重的品德問題,理應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譴責。
三
在大學生的全部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中,時時處處反映和體現著道德問題。道德生活的多樣性、複雜性和豐富性,決定了大學生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的多樣性。劉少奇同誌在講共產黨員修養時指出:“要在革命的實踐中修養和鍛煉,而這種修養和鍛煉的唯一目的又是為了人民,為了革命的實踐。這就是說,我們要虛心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創始人的高貴的無產階級品質,並且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運用到自己的生活、言論、行動和工作中去,不斷地改正、清洗自己思想意識中的一切與此相反的東西,增強自己無產階級共產主義的意識和品質。”這裏,劉少奇同誌為我們揭示了共產主義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據此,可以從五個方麵講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
(一)學習革命理論,學習曆史,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加強革命理論修養,是大學生進行道德修養的根本途徑。大學生掌握了馬列主義的基本理論,有了深刻而豐富的思想理論修養,明確了共產主義這個偉大的思想體係和奮鬥目標,才能獲得打開共產主義道德科學大門的鑰匙,不斷提高共產主義道德修養的自覺性,逐步樹立正確的生活理想、職業理想、社會理想和道德理想,養成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雷鋒把毛澤東思想作為“糧食”、“武器”、“方向盤”,從一個隻有樸素的階級感情的普通戰士,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的曆程,證明了在道德修養中學習革命理論的極端重要性。要是隻有樸素的感情,沒有理論的陶冶,那是難以升華為堅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質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開始於人們的內心世界和行動被共產主義思想的光芒所照亮的時候。所以,大學生應以濃厚的興趣和飽滿的熱情學習馬列主義的革命理論,學好政治理論課,認真接受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自學一些馬克思主義的倫理學著作以及革命導師關於共產主義道德的精辟論述,懂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明確道德的實質,理解道德的作用,啟迪自己的思想,增強修養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