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堅信,香港回歸祖國,實行“一國兩製”,前途必定更加輝煌。
董建華演講結束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開始正式行使職權。江澤民、李鵬等領導人紛紛走上前,對香港特區政府官員祝賀和勉勵,並和他們合影留念。
特區政府成立暨就職儀式結束了,但外麵的慶祝活動才剛剛開始。對於十幾億炎黃子孫來說,這是一個不眠之夜,這是一個慶典之夜,這是一個歡騰之夜!
第四節 神州不眠夜
香港。
1997年6月30日晚,一個璀璨不朽的回歸之夜。此時,香港正沉浸在不夜的歡樂之中!
“5、4、3、2、1!”隨著全港數百個回歸倒計時鍾前成千上萬名香港市民的大聲計數,尖沙咀和時代廣場的鍾樓同時敲響了子夜的回歸鍾聲。“當當當”,雄渾悅耳的鍾聲在維多利亞港灣兩岸回蕩,宣示一個神聖時代的來臨,宣示一個新香港的誕生!
香港島沸騰了,九龍沸騰了,新界沸騰了,整個香港瞬間成為歡樂的海洋。今夜的香港顯得格外秀美。從太平山頂俯瞰,維多利亞港兩岸幾乎所有的高樓大廈全部燈火通明,閃爍的霓虹燈和華美的燈飾彙成一道道湧動的光波,整個香港流光溢彩,一片燦爛輝煌!
那似海似潮般的燈光,表達了600多萬香港人企盼回歸的深情;耀目的五星,晶瑩的紫荊,歡躍的中華白海豚,寄托著香港人幸福的憧憬;滿城的鮮花、滿街的燈籠,訴說著香港人不盡的歡欣。實行通宵服務的十幾萬輛的士、巴士、電車、地鐵、輪渡、私家車,將人們送往廣場、公園、劇場、禮堂、飯店、賽馬場、體育館……去度過那不眠的、難忘的狂歡之夜。
回歸之夜的香港,是名副其實的舞之都,歌之城,樂之邦。
尖沙咀文化中心《龍的光輝——慶祝香港回歸大彙演》、跑馬地《萬眾同心大彙演》、新光戲院《慶回歸京劇大彙演》三大晚會上,以天作幕,以地為台,演出了一幕幕動人的話劇。強大的電波將他們精彩的表演輸送到全港眾多個家庭。
這三台跨零時的晚會各有千秋,互為映襯,相得益彰,把香江之夜鬧得紅紅火火,氣勢非凡。在回歸之夜的九龍尖沙咀,一條通體金光閃閃的巨龍昂首向天,9條小龍環繞四周,尖沙咀文化中心廣場上的這一“九龍戲明珠”燈飾,寓意九九歸一,祝福祖國早日完全統一。
4000多名香港和內地文藝工作者聚集到尖沙咀文化中心,這裏正在舉行一場名為《龍的光輝——慶祝香港回歸大彙演》的晚會。晚會是一台由香港和內地藝術家聯手創作的舞台精品。晚會既倒敘了香港人創業的艱難曆程,又展示了香港明天更美好的輝煌前景。當回歸的鍾聲敲響時,晚會上主持節目的香港著名藝人曾誌偉高興地說:“我就盼著這一天早日到來。早來到,早安定;早來到,早發展。”
此台晚會可謂名家薈萃。大會司儀為汪明荃、沈殿霞、曾誌偉、鄭丹瑞、陳百祥、陳欣健等,參加演出的香港演員有成龍、梅豔芳、羅文、劉德華、周華健、黎明、郭富城、葉倩文、彭羚等,還有來自沈陽、河北、上海、天津、成都、武漢、山東等地的近400名演員,著名鋼琴家劉詩昆也參加了演出。晚會的高潮在零點,當五星紅旗升起來的時候,震天動地的威武鑼鼓敲起來了,長長的中國龍翻騰盤旋地舞起來了,身著白色中式長衫的劉德華引吭高歌一曲《中國人》: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變是笑容……
跑馬地的《萬眾同心大彙演》是一場別開生麵的晚會,在兩萬餘觀眾的參與下,顯得更加熱氣騰騰。晚會是6月30日晚20點開始的,一場大雨,給演出帶來了很大困難。但觀眾和演員們的巨大熱情,使這場晚會順利進行。來自內地的近千名演員,與香港明星們同台高歌。滿場的歡呼聲、掌聲、歌聲連成一片!
當晚,北角新光戲院張燈結彩,絲弦齊奏。香港開埠以來最大的京劇彙演——《慶回歸京劇大彙演》在此間開幕,千餘名穿著節日盛裝的觀眾將戲院擠得水泄不通。香港的輿論界和專家用“曆史性的彙演”、“世紀彙演”、“盛世元音”等美好的字眼形容這場京劇界的群英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為演出欣然題詞:“雪我國恥,全我金甌”。董建華也揮毫寫道:“弘揚傳統文化”。
全場觀眾觀看電視轉播的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實況,當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時,全場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此時,大幕重開,鑼鼓又起,兩地藝術家再度合演《紅鬃烈馬》中最後一折《大登殿》,把全場團圓、吉祥、喜慶的氣氛推向高潮……
北京。
6月30日晚,盛裝的天安門廣場燈火輝煌,長安街上華燈齊放。天安門城樓、觀禮台、人民大會堂、中國曆史博物館、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築物上的輪廓燈全部點亮。金水河裏的燈光噴泉在彩燈的照耀下飄散著如夢似幻的水霧。廣場上,香港回歸倒計時牌兩側的100個燈籠交相輝映,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豎立著6個寫有“慶祝香港回歸的”的巨型燈箱。數裏外就能看見這裏的天空被映紅了,猶如傍晚的火燒雲。
晚20點一過,來自四麵八方的群眾代表、工人、農民、學生以及解放軍戰士等10萬多人陸續來到廣場上,準備參加“北京市人民迎接香港回歸祖國聯歡晚會”。10萬人的徹夜狂歡,守候著那重寫曆史的一刻。為了這一刻,中華民族已經整整等待了一個半世紀!但是,我們始終沒有忘記這一切。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可以作證,中國人民從不敢忘記那血與火的恥辱。碑座東麵漢白玉雕成的《虎門銷煙》圖,永久的提醒我們先烈們是如何抵禦列強。曆史在今天的歡樂中顯得沉重,正因為這沉重,才使得今天的歡樂愈加酣暢。
時鍾一秒秒地跳動著,倒計時牌上清晰地顯示著時間:1997年6月30日23時59分50秒。6名膀闊腰圓的鼓手屏氣凝神,掄圓了雙臂,12隻係著紅綢帶的鼓槌分秒不差地同時擂響那麵直徑3米多的牛皮大鼓。
“咚咚咚”,伴著如雷的鼓聲,聚集在廣場上的10餘萬人,異口同聲地喊響了香港百年回歸路的最後10秒:“10、9、8、7……”呼喊聲一浪高過一浪,聲浪噴薄而出,震得腳下的大地微微發顫。這是10萬人用心發出的呼喊,這是凝聚著中華民族全部情感的呼喊!“3、2、1”!刹那間,人民英雄紀念碑兩旁長近兩百米的煙花帶,瞬間噴發出七彩煙火,將夜空映照的愈加絢麗燦爛。在這一刻,10萬人的呼喊聲連成一片,人們無論相識與否,激動地互相拍著肩膀訴說著心中的喜悅。激動的群眾拉起手,圍成圈,開始了狂歡舞會。廣場上成了旗幟、鑼鼓、喇叭和燈光的海洋,歡呼聲此起彼伏。這是本世紀全球規模最大、曆時最長的廣場狂歡之一。
在上海,80萬盞彩燈照亮了黃埔灘。來自上海各行業的100多支歌唱隊、上萬名歌手歡聚在黃埔江兩岸的數百米舞台引吭高歌,迎香港回歸,頌偉大祖國。
在南京,在數萬各界代表的注視下,30日晚23時30分開始,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子孫首先撞響了靜海寺內的警世鍾。至7月1日零點,警世鍾共敲響155下,鍾聲穿越155年的時空,想必足以告慰抵禦外辱的先人:香港回來了!
在天津,天津站廣場上燃起了1997把火炬,近萬名天津市民在這裏通過巨大的電子屏幕目睹了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同一時間,坐落在天津塘沽海河口附近的大沽口炮台上空,五彩繽紛的煙火將這裏照耀得如同白晝。守衛在這裏的解放軍官兵同聲歡呼香港回歸祖國。
在廣州,3萬多名各界人士在30日晚歡聚在天河體育中心,參加由廣州市委、市政府組織的大型“慶回歸聯歡夜”。著名粵劇演員黃潔儀的獨唱《牛欄崗大敗英軍》,高歌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民族精神;舞蹈《明天的香江》則表達了對回歸後的香港的祝福。
在深圳,市民們在傍晚歡送完駐港部隊之後,就投入了迎接香港回歸的慶祝活動中。在洪湖公園舉行的焰火晚會上,在長達70分鍾的過程中,共發射了1997種共10萬多支禮花,創造了深圳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焰火晚會。
在黑龍江,地處漠河縣的北極村,村民們自發的點燃篝火,盡情歌舞,為香港祝福。
在海南,三亞市天涯鎮的黎族同胞們在椰子樹下載歌載舞,歡歌笑語同慶香港的順利回歸。
在西藏,這裏是回歸之夜的世紀屋脊,藏族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人們互敬青稞酒,跳著粗獷的民族舞蹈徹夜不眠,遙祝香港同胞“紮西德勒!”
在這樣一個夜晚,中國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