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中國企業在香港特區上市,融資之外,更將其作為其國際化的跳板,可以說,香港特區正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最佳練習場;也可以看作中國大陸投資者將來走出去的最佳練習場;人民幣國際化,許多試水動作會在香港特區展開,可能會導致香港特區成為人民幣的離岸中心,但是對中國大陸的金融業來說,正好需要先作試驗。
其次,內地為香港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香港回歸後能否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如果說十幾年前在一些人心中還有疑慮,那麼現在,事實已作出最好的回答。迄今為止,香港特區仍是全球最重要、最有可能趕上紐約、倫敦的金融中心之一,仍是全球前兩位的國際航運中心之一,仍是亞洲與全球做生意的最重要通道和平台之一。
同時,香港特區賴以生存的那些優勢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美國傳統基金會已連續18年把香港特區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特區在十項評分的領域中,有七項得分領先,包括財政、貨幣、投資、金融和勞工等自由度。比如傳統基金會報告認為香港特區政府對金融服務業的監管幹預程度低且監管製度極具透明度;司法方麵,香港特區司法製度獨立且十分廉潔,保障產權的能力無可置疑。
無可否認,這些成就的取得依賴於內地的保駕護航。回歸15年來,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龐大的“中國機遇”轉化為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強勁驅動力。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衝擊香港,中央政府以雄厚的外彙儲備成為特區政府反擊國際金融炒家的堅強後盾,幫助香港“在風暴中屹立不倒”。2003年,“非典”肆虐,中央政府第一時間為香港提供當時最為急需的藥品和防護用具。
2006年公布的“十一五”規劃提出:要加強內地與香港合作,支持香港發展金融、航運、旅遊、資訊等服務業,保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這是支持香港發展首次出現在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五年規劃中。
2011年8月美國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全球市場恐慌情緒達到了頂點。當年11月,正在美國訪問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對媒體表示,全球經濟因歐美債務危機陷入陰霾,香港難以獨善其身。香港經濟可能在未來經曆幾個季度的艱難時期。
時隔半年多,在香港回歸15周年前夕,曾蔭權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談及這場金融危機時,表情已經釋然:“到目前為止,香港沒有一家金融機構在這場金融海嘯中倒閉,沒有出現大的金融風險。香港的經濟增速保持了平穩的增長,失業率保持在3.4%左右。”
香港為何能迅速化險為夷?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最近發表網文指出,一個均衡、可持續發展的內地經濟,正好為香港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腹地。香港經濟學家評論說:“香港是大棋局的前沿,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大棋局的戰略腹地和重心在廣闊的中國內地……香港隻要扮演好自己的戰略角色,未來必定會商機無限,繼續風光。”
總之,內地與香港合則兩利,分則兩失。在新的世界經濟格局中,內地與香港經濟正逐漸走向融合。香港特區在內地保障下可以確保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先受其利。對內地金融改革來說,香港是自己的國土,中央政府具有較強的可控性,使得金融改革循序漸進地進行,而不至於破壞了金融穩定。香港特區經濟體與中國大陸經濟體實已密不可分,這種雙贏的結果,既是內地之福,也是香港之幸。
第三節 紫荊花開十五載
從中國南海邊的小漁村蛻變為光耀東方的國際大都會,香港從來不是一座缺少傳奇的城市。但從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直到今天的15年,香港寫下了更大、更美、更為舉世矚目的新傳奇。今天的香港,經濟繁榮、民生改善、民主發展、法製鞏固、社會和諧,“一國兩製”的科學構想在這片土地上率先實踐,變成生動的現實,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經濟方麵,港證交所繁忙依舊。港交所IPO融資總額已連續3年名列全球第一,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交易所之一,其中內地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據了55%的份額。
15年來,香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剛剛公布的“2012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連續第二年以100分榮登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榜首;香港已經連續18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連續6年蟬聯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評選的“潛在競爭力排名”榜首……
在政治方麵,香港不僅原有的社會、經濟製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變,法律基本不變,而且還全麵行使了基本法授予的行政管理、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香港同胞積極參與特區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管理,實現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回歸以來,香港已舉行了四次特區行政長官選舉,相比回歸前港督由英國政府委派,這是一個曆史性的巨大跨越。同時,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的議員全部經過選舉產生,其中地區直選議員從回歸初的三分之一已增至二分之一。
在國際社會中,回歸15年來,香港特別行政區以中國代表團成員等身份參加國際會議1400多次;以中國香港名義參加不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會議2萬餘次;香港舉辦或協辦的國際會議逾1000次。15年來,在國家負責管理香港外交事務的同時,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作為進出內地的門戶和一個發達的國際性都市,擁有廣泛的國際人脈,也在“經濟外交”、“公共外交”以及“人文外交”等不同層麵為國家整體外交作出了獨特貢獻。
2012年7月1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
香港會展中心會場華燈齊放、百花競豔。主席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格外醒目,氣氛莊重而熱烈。9時許,慶祝大會暨就職典禮開始。全體起立,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胡錦濤走上主席台監誓。第四任行政長官梁振英首先宣誓就職,他麵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舉起右手莊嚴宣誓。宣誓完畢,胡錦濤同梁振英緊緊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