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由胡錦濤監誓,在梁振英帶領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主要官員宣誓就職。宣誓完畢後,胡錦濤同他們一一握手。
在熱烈的掌聲中,胡錦濤發表了重要講話。他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向全體香港市民致以誠摯問候,向剛剛宣誓就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和第四屆政府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表示熱烈祝賀,向所有關心香港、為香港順利回歸並保持繁榮穩定作出貢獻的海內外同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感謝。胡錦濤指出,香港回歸祖國是彪炳中華民族史冊的偉大業績,也是上個世紀末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曆史事件。從回歸祖國那一刻起,香港就進入了新的時代、開啟了新的航程。15年來的一切充分證明,“一國兩製”是曆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製度安排;推進“一國兩製”事業,符合香港同胞利益和願望,也符合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在“一國兩製”偉大實踐中,香港這顆璀璨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絢麗的色彩。
隨後,梁振英代表新任特區政府致辭。他表示,他會以施政成效答謝中央政府和香港市民對他的信任,全力以赴實踐他的競選承諾,帶領香港“穩中求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民主,建立更繁榮、更進步、更公義的社會。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國家一直大力支持香港,龐大的機遇引導和推動著香港的發展。新一屆特別行政區政府將繼往開來,落實“一國兩製”、“港人治港”,保持高度自治,維護國家和香港的利益,加強團結社會各界、凝聚民心。梁振英在致辭中還闡述了新一屆政府的施政理念和重點,並表示相信,隻要我們齊心一意,必定能夠將香港打造成兒童茁壯成長、青年實現理想、壯年人一展所長、長者安享晚年、七百萬市民安居樂業的理想家園,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必定能夠光芒再現,更加璀璨……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15年前,這句話在有些人看來是句空話;15年後,這句話卻成了“不朽香江名句”。曆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有特區政府與700多萬香港市民的自強不息、團結進取,有中央政府和內地人民的堅定支持、鼎力相助,香港一定能在中華民族複興的偉大進程中創造新的輝煌,香港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第四節 獅子山下新傳奇
香港是最早將“一國兩製”這一偉大構想化為現實的地方。也許,在香港回歸之初,人們對“一國兩製”這一開創性構想或懷疑,或迷茫,擔心者有之,詆毀者更有之。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香港走出了一條令世人歎服的路,以其自身的繁榮與活力證明了奇跡的存在。
十幾年鬥轉星移,香港的社會製度依舊,生活方式不變。在與祖國內地快速發展和全球化給世界帶來的新格局下,香港又已經從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紐帶,自然而然地發展成中國國際化進程中的門戶和平台。因“一國兩製”而獨具特色的香港,正在思考和尋求新的定位,這座不平凡的城市注定要在21世紀再寫下新的傳奇。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將地區總部遷至香港,一批又一批的內地企業將香港作為走向世界的平台。統計顯示,僅在2006年,來港設立機構的海外公司數量達到1200家。截至目前,超過3900多家的跨國公司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辦事處,其跨國公司數量在整個亞太地區高居首位。
金融是香港最具有優勢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作為香港金融業基本構成的股市近年來呈現出跳躍性上升的勢頭。2003年,香港股市市值為5.5萬億港元,到了2007年6月,港股市值已經上升到16萬億港元,全球排名第六。令人矚目的是,在香港股市的總體構成中,內地企業占了港股上市公司數目的三分之一。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蘇偉文認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受國際投資者的青睞,實在是依賴“一國兩製”施行後的香港所保持的優勢:完善的監管製度、自由的經濟體係、國際的認可、稅務的優惠、金融人才的集聚,最重要的就是香港背靠祖國,這是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優勢。
進入21世紀後,世界經濟格局受到來自兩個方向的強力衝擊。一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二是以中國為代表的一批新興市場的快速崛起。挑戰總是與機遇並存,香港占據天時、地利與人和,以其獨有的靈動和活力,高站上全球化和中國快速發展的時代潮頭,在世紀經濟格局中打磨成一顆更加耀眼的明珠。近些年來,世界一些權威評級機構這樣評價香港的表現:
2007年3月,英國政府組織“倫敦金融城”公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調查,香港在亞洲地區名列第一,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倫敦和紐約。
2007年5月,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布2007年“國際競爭力排行榜”,香港排名世界第三。
2007年6月,日本經濟委員會會同多個研究機構發表“香港回歸十年競爭力報告”,香港整體競爭力在50個主要經濟體中位居第一。報告指出:香港的國際化程度和應變能力是很多經濟體難以達到的。
2012年,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香港連續18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係。
在瞬息萬變的21世紀,香港社會也正麵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第二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曾這樣概括香港社會:香港在國家發展中找到定位,從國家發展的大格局出發,將香港定位為內地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中介人”和“旋轉門”,這將使香港的經濟轉型具有明確的目標。這對香港的未來發展,會產生深遠影響。
早在2006年的“十一五”規劃中,國家就曾明確提出:支持香港發展金融、物流、旅遊等服務業,保持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地位,鼓勵加強內地與香港在各方麵的交流和合作,以保證香港在新時代的經濟格局下,以全新的地位促進新的發展。
“明豔紫荊風中爭勝,找對了路徑,花瓣開得繁盛。”這是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時,主題曲中的一句歌詞。不錯,香港已經啟程揚帆,踏上了新的起點,乘風破浪,向新的輝煌不斷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