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理裁判:“公平裁判”酷酷熊
我非常喜歡吃糖,尤其是奶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總給我買糖。
可是他們一走,媽媽就把糖收起來,不給我吃,送給我表姐妹。每次,媽媽奪我的糖,我都會哭。
媽媽說:“哭也沒用,就是不許吃!再吃,你的牙就會讓蟲子吃掉,變成個沒牙的老太婆!”
可是,我的牙好好的呀!
錢前的請求:
酷酷熊裁判,我想問您:吃糖,牙一定會壞嗎?如果不是,媽媽這樣做對嗎?我請求判處她取消禁令。
酷酷熊來評理
愛吃糖,這似乎是小孩子必有的特質。很多大人也喜歡用“買糖給你吃”來對孩子表示鼓勵和讚賞。那麼,究竟該不該讓孩子吃糖呢?下麵,本裁判將正式審理這一起由吃糖引起的糾紛。
“乖,叫阿姨,叫就買糖給你吃。”這樣的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我們都知道,很多小孩愛吃糖,媽媽的乳汁,也有糖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人是從猿猴進化來的。人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奇妙的機能。愛吃糖,也是由奇妙的進化造成的。
應該吃糖的理由:適量吃糖養肝益腦
人的肝髒,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髒器。它負責造血、解毒,附在它上麵的膽囊,還承擔著消化的任務。糖,有很好的養肝作用。20世紀中葉,乙型肝炎(一種很凶險的傳染病)很猖獗。那時醫學不太發達,沒什麼辦法對付它。醫生就讓病人多吃糖(那時,有醫生診斷書才可以買到糖)。很多乙肝病人就是靠多吃糖,慢慢恢複健康的。
現在,我們就能明白了。原來,小孩愛吃糖,是養肝的需要。
吃糖還可以補充體內所消耗的熱量,因為糖比其他食物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進入血液,快速提高血糖。而且,糖幾乎是大腦唯一的燃料,它為大腦持續、穩定地提供能源,
可以提高人們的注意力、反應能力、記憶力以及理解能力,在情緒激動時適當吃點糖可以起到改善情緒的作用。
既然吃糖能養肝,對大腦發育也有好處,錢前的媽媽不分青紅皂白,不許孩子吃糖,是錯誤的。錢前愛吃糖,是合情合理的,沒有任何過失。
不該吃糖的理由:過量吃糖有損健康
雖然吃糖是人體正常需要,但過量吃糖也是害處多多的。有些孩子容易精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愛哭鬧、好發脾氣,有相當一部分與過量攝入甜食有關。經常吃糖還會造成維生素缺乏、缺鈣、缺鉀等營養問題。因為吃糖過多,會使食欲減退,影響其他食物攝入,從而引起營養不良。日本營養學家認為,兒童吃甜食過多是造成骨折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另外,錢前媽媽說的糖會損害牙齒,也有一定的道理。糖粘在牙齒上,時間久了,會轉化成一種酸性物質,它能腐蝕牙釉麵甚至牙本質。
尤其是錢前愛吃的奶糖,更加粘牙。如果沒有預防措施,一定會造成齲齒(俗稱“蛀牙”)。
看完該不該吃糖的理由,相信大家都已經明白,錢前肯定是可以吃糖的,關鍵在於如何做到“適量”吃糖。這就需要媽媽對錢前進行監督和約束。本裁判建議,媽媽和女兒可以簽訂“君子協議”,商定女兒在吃糖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控製糖的攝入量。
原告要盡量減少吃糖次數,在兩餐之間不吃或少吃糖,尤其在睡前刷牙之後,不能再吃糖。
2.加強對牙齒的保護。
如果我們可以做到吃完糖就立即刷牙,那麼蛀牙的幾率就可以降低許多。錢前要答應媽媽,以後早晚刷兩次牙,每次吃完糖,都要漱口,把粘在牙上的糖都漱掉。
另外,本裁判提醒所有關心本案的小朋友,其他含糖的食品,如餅幹、巧克力等,也都會造成齲齒,吃了以後,都要及時清潔口腔。
弄清楚本案的關鍵問題,現在,本裁判將作出判決。
評理結果:錢前的媽媽小錯。
“公平裁判”的處罰:媽媽在錢前作了保證之後,要做到以下幾點:一、取消禁令;二、買一大袋奶糖,補償錢前的精神損失;三、以後凡是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給錢前買的糖,都歸錢前。媽媽未經錢前同意,不得擅自沒收、轉送。
另外,本裁判授權媽媽:如果錢前違背保證,可以采取“停吃糖三天”的措施。
公平裁判酷酷熊
媽媽給我報許多補習班,我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對嗎
和媽媽講講理的人:手機尾號3533(女,小學生)
評理裁判:“公平裁判”酷酷熊
事件回放:
媽媽幫我報了很多補習班,忙得我馬不停蹄,一點兒玩的時間都沒有。電視她也不讓看,《看電視協議》她也不肯簽,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