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語罕的生卒年份(1 / 1)

早年就已成為安徽知名的進步教育家、不久即追隨陳獨秀從事文化事業、晚年仍孜孜於教育和文學研究並卓有實績的高語罕是五四前後中國第一代文化名人之一,在中國現代史上有著一定的地位,本來不該被遺忘。但,不少有關的人物辭典工具書卻拒高語罕於典冊外,如巨卷十六開硬精裝本《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收錄一萬O七百五十人,其中中國人物九千九百O四人,就沒有高語罕。

隻在

在舊書地攤上揀得公家圖書館當“作廢”之物處理掉的一本《節製生育問題》,程浩著,1925年6月上海亞東圖書館印行,其序文是高語罕寫的,1924年10月12日作於德國佛郎克府。序的前半部分是高語罕自述他的婚姻家庭生活狀況,開首便是:“行年今年三十有八。”聯係序尾的寫作日期,可知高語罕的準確生年為1886年。這篇序中還有好幾處生平記載,如“十八歲時,正在中學讀書”和“我那終身苦楚的婚姻,便於十九歲時開始了”等等,給編製《高語罕年譜>、、為高語罕寫傳提供了準確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而且,這篇序娓娓傾訴,生動、真切、樸實,毫無裝腔作勢擺出名人氣派的濫調,平易得如同坐對朋友聊天交心,是好的絮語散文作品。

至於高語罕的卒年,沒找到像其生年如此過硬的依據。但也可以參照一些材料試著把八年概數“1937.7.-1945.9.3.”略為落實得具體一點。

1987年10月重慶出版社初版印行的《陳獨秀年譜》在“1940年”項下有——

“支那內學院”是由江蘇南京遷往四川江津的一個研究印度佛學的單位。如果上引《陳獨秀年譜》這條記載是可靠的,那麼就可斷定高語罕的卒年在1940年之後。

也是從舊書地攤揀得一部草紙本《紅樓夢寶藏六講>,為1946年7月由設在重慶大同路一號的陪都書店出版的高語罕講稿,在類似序言的《開山白》中頭

幾句就是——

諸君!在這舉世波靡,炮火連天的當口,我來大談紅樓,一定有很多人要引以為怪,……

可惜這《開山白>之末沒寫日期。然而,當年的出書周期都很短,最長兩三個月,甚或個把月、十多天,還有幾天的。

書中幾處作者署名後均無“遺作”字樣,而且書後有一頁《陪都書店圖書目錄>介紹了三十六本書,第一本又是高語罕著的《中學作文法>,可知高語罕此時是陪都書店的骨幹作者。那麼,在《陳獨秀年譜》所載高語罕活動記事之基礎上,我們還可以把高氏卒年再挪到1946年下半年後。  這樣,將來有人編人名大辭典,就可以把含含糊糊的“典”“典”相襲的高語罕生卒年份“?一抗戰中”訂正為“1886年-1946年下半年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