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跟馮導有涉,是次年《集結號》首映前的一次內部放映。某電影公司老總應邀出席,他有事無法前往,他的助理便帶上我。快開場才匆匆趕到,檢票入場,一切順利。放到5至10分鍾光景,聽到喇叭裏一個聲音,好像有我的名字。銀幕上正槍林彈雨,我想肯定是幻聽,要麼就是片中人物的名字跟我的接近,人家銀幕上在喊“躲子彈”,我居然自作多情地以為跟我說話。一會兒,一個更清晰的聲音傳來:“周黎明,請你出來!你要是不出來,這場電影將停止放映!”我轉身看了看我的朋友,她也聽到了。我們確信沒聽錯,便走了出來。門口的人沒有詳細解釋,隻是強調不能給影評人看。我想,我又不是以影評人身份去的,但我也沒好意思做解釋。回來的路上,我倆猜測是什麼原因。朋友說:“你肯定得罪了華誼。”我說:“我是沒有誇《夜宴》,但在我見到的影評裏,我那篇算是非常溫和的了。”也許我說了華誼別的影片的壞話,才上了黑名單?事實上華誼後來也請我預先看過其他電影,所以我至今仍不明白,也沒有跟華誼或馮導詢問過。當時,覺得這事有點丟臉,有票居然被趕了出來。過了兩年,突然有人說:“哇靠!你是中國唯一一個被片商從影院趕出來的影評人。有什麼資曆比這更牛的!”
《集結號》海報
說這兩件事,是想說明,我跟馮導並沒有私交。按照平常的邏輯,我似乎更應該踩他才對。媒體約我評《集結號》,我內心覺得影片不錯,但說出來怕被人認為沒骨氣;出來罵,更不妥:首先那是違心話,其次顯得小家子氣。最後我決定緘默,反正不缺我這一篇。
《集結號》劇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