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地方食品、特產類網店(2 / 2)

顧客來了,她會主動向顧客要電話,積累自己的顧客資源;她也會定期給顧客打電話,預告顧客什麼品種的瓜快熟了;她還會拿出各種創意,為顧客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務。

村裏人誰都沒想到,曹得梅在網上發布一個信息能起到這麼大的市場效應。於是,他們也紛紛開始進行網上銷售。原來是忙著進市場擺攤,現在變成了忙著上網發信息。網絡不僅改變了西瓜原有的銷售模式,更改變了更多瓜農的命運。

因地製宜:老師的大別山商品交易網

沈善武是安徽霍山縣的一名中學教師,在業餘時間,他和愛人餘華經營自己的網店,並且兩年來生意都很紅火。在他的網店中,我們看到的是極具大別山特色的商品:霍山黃芽、霍山石斛、霍山玉,霍山木耳……就是這樣一家網店,兩年時間有近三十萬元的贏利。

這一年,一個從北京回來的朋友跟他聊起了網上購物的經曆,這引起了沈善武的興趣,因為愛人沒有工作,於是他也萌發了讓愛人在網上開店的想法。

於是,沈善武便開始留心起網上購物,並且自己試著購買幾次,沈善武覺得網上開店是讓愛人可以嚐試的創業方式。

說幹就幹,他馬上在注冊了“壑林土特產有限公司”,在網上開起了自己的店鋪,剛開始,他因地製宜,專賣霍山最有名的寶貝——石斛,接著他就用在網上買來的攝像頭給自己的“寶貝”拍照。由於自己沒電腦,上傳照片、裝修店鋪所有的事情都要在網吧進行。網店開起來之後很快就有了不錯的銷售業績,但是,因為正宗的霍山石斛畢竟產量有限,沈善武不得不開始考慮貨源問題。隻要有時間,沈善武就到當地的批發市場溜達,看看有沒有什麼好東西。當時,霍山縣在網上開店的人特別少,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鑒,大家賣的東西也都非常雜。就這樣,很長一段時間內,沈善武的網店都隻是處在維持狀態中,沒賺到什麼錢。

沈善武的網店在第二年有了轉機。這年春天,他在當地的市場上低價上了一批霍山黃芽茶,在網上得到了大家的好評,一個月就賣出了300多斤,賺了兩三萬元,這一次讓他嚐到了甜頭。

考慮到個人及生意的長遠發展,沈善武決定自己建一個網站。2008年8月,沈善武利用自己的電腦知識,建起了大別山商品交易網,他的宣傳口號是“紅色大別山,綠色土特產”。沈善武利用暑假時間大量收集霍山特色產品,他發現霍山玉深受國內玉石玩家的青睞,他把於是也放進了自己的店鋪。每天不停地進貨、上貨。經過3個月的辛苦努力,到12月,大別山商品交易網建成了,上麵陳列著的200多種大別山特色商品,吸引了眾多顧客。

隨著時間的推移,沈善武網店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顧客也越來越多,天南海北的顧客一個接一個地打電話來訂購沈善武的產品。並且許多網友主動聯係沈善武,想成為大別山商品代理商。不到3個月的時間,已經發展了二十多個代銷商。

當別人問起他成功的經驗時,沈善武這樣說:“剛開始每個月的交易量很小,堅持了幾個月之後才有所好轉,所以建網站一定要堅持,能堅持就一定能發展起來。”

對於自己網站的未來,沈善武非常自信,他認為,實體店開得再大,麵對的也隻是當地一個地區的顧客,而網站規模再小,麵對的也是全國甚至全球顧客。現在,尋求機會讓網站更好地發展成了沈善武下一步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