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行各業競爭都非常激烈,家具行業也不例外,許多商家已經發現,單靠簡單的店麵經營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和巨大的銷售量需求了。不管是大型的家具企業,還是小型的家具企業,都可以通過網絡銷售獲得大量的商機。
跟風沒有錯:蘇北的“中國宜家”
《信息時報》有這樣一篇報道:《白手起家網上賣家具,賣成網絡創業模範:蘇北小夥打造“中國宜家”》。文中所說的蘇北小夥名字叫孫寒。
孫寒的家住在江蘇省徐州市的唯寧縣沙集鎮,近年來,他的家鄉發展起了自己的特色產業,其中木材、板材的加工銷售是其中一項。他們經營的家具都是來自當地自產的木材。當地木材家具加工實行的是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就這樣一個行業帶動了當地和周邊各種產業的發展。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真正帶動了全村發展起木材特色產業的,就是是這位二十幾歲的年輕小夥。
孫寒看到網上的生意好像比實體店好做,就試著在網上推銷家具。他代銷將附近家具廠裏的家具。沒想到的是,第一個月孫寒就賣出了6台大件,從中賺取了5000多元。從2007年6月開始,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工廠,在網上做生產銷售家具的生意,他也是村裏做家具產銷的第一人。村裏人看到孫寒在網上銷售家具的收入真不錯,都紛紛加入到網上銷售的行列。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木材家具的行列中,家具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現在,村裏的家具廠,已經發展到了三十多家,為了擴大銷量,商家不得不大幅降價銷售,家具的利潤空間在逐步萎縮。目前,村裏已經有四百多農戶開起了網店賣家具,家具廠也發展到三十多家。在網上買家具的多了,而風格一樣,競爭就激烈了。這時的孫寒開始考慮如何在同行中做得更好。
孫寒非常喜歡宜家家具的簡約風格,但他看到,宜家的家具售價比較高,一般人很難買得起,如果自己打造一個“中國的宜家”,勢必會受到追捧。
所以,他試著自己設計產品,他的第一款自產產品就是根據宜家家具的風格而設計的一個簡單的架子。後來,他又模仿宜家的產品設計了一些自己的家具,孫寒打造了一個“中國宜家”。
跟風宜家的新產品出廠後,剛開始他們並沒有找到好的渠道,銷售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後來,孫寒找到了淘寶的推廣平台,在淘寶客、淘寶商城上麵進行推廣。很快,淘寶的平台起到了作用,孫寒的店鋪一天的瀏覽量達到三四千,成交達到上百人次。
在網上買家具,孫寒這樣說:“網銷家具也有一些風險,一些家具發出去後,在快遞的過程中可能遭到人為的損壞。每年都有一部分產品被退貨,而這些退貨就需要廠家自己埋單。加之簡易板式家具容易仿造,一件新品剛麵市,幾乎不到一周的時間,市場上就有人仿造出來。應對這種情況,隻能在技術上改進,製作更加複雜的家具,如烤漆、雕花的格架等。並且在產品的更新上也必須快人一步,這樣才能搶占市場,賣出好價錢。”
找對平台讓草變寶:草席攬來千萬訂單
這是一個“讓草變寶”的故事。
蒼南觀美鎮素有“中國席草之鄉”的稱號,有兩戶農戶與種植、加工草席有關。“稻草變金條”是不可能,但據《浙江商報》報道,王強淘寶賣草席攬來千萬訂單,真的讓稻草變金條了。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記者發現,王強每天都關注網絡,因為網絡是王強連接世界的路徑,它給王強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潤。
顧客在網上看到他們的產品會和王強在線洽談或打電話下訂單,自產品上了阿裏巴巴網,很快歐洲顧客就向王強下了一個1000萬元的訂單,一個月內會有十多個顧客通過網絡聯係王強並下單。就這樣,王強的草席通過阿裏巴巴網,已遠銷至東南亞和歐美地區。
王強網上收到的訂單讓觀美還處在家庭式生產的農民眼紅。當地的很多農民沒想到,農民也能坐在家裏和全世界的客戶做生意。
2005年年底,王強參加了由蒼南縣農辦組織的農民培訓班,培訓中說到網絡營銷模式,讓他一下開了竅。他就打電話給兒子商量網上開店的事,兒子很支持他的想法。在兒子的幫助下,王強賣草席的淘寶店正式營業了。王強說:“當時受金融危機影響,草席不好賣了,所以我們也想在網上試試能否拓寬銷路。沒想到網絡‘讓草變寶’。”現在,王強是當地席草業的龍頭,也是當地第一家在網上叫賣草席的企業。
網絡也悄然改變他身邊許多村民的銷售模式。在觀美鎮流傳著一句話:“有沙灘的地方就有觀美草席。”觀美鎮草席產品的花色品種多樣,從工業用席、生活用席、三折旅遊席、沙灘席等一應俱全。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草席銷售受到很大影響,農民通過網上銷售自尋出路,一方麵對觀美草席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另一方麵也說明農民的觀念在不斷更新,一步步從傳統農民轉向新型農民。”王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