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壓力”這個無影無形的東西,我們至今有一個重大的認識誤區。那就是要戰勝壓力。戰勝壓力,萬萬不能這麼想。為什麼呢?因為人天生不能戰勝壓力。另外,最近常常聽到“零壓力”這個詞,這也不能成為我們的目標。
為什麼呢?因為壓力絕對不會消失。期望不能得到的東西,壓力反而會增加。似乎是我一開始就危言聳聽,但這是事實。開創佛教的釋迦牟尼,用了6年歲月苦行修煉,希望能戰勝壓力。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成功。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應對每天無形的壓力呢?答案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消解壓力。
“你不是說壓力是不會消失的嗎?”很多人會這樣想。確實,壓力不會自己消失,也不能戰勝。壓力大到一定程度,甚至會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危險因素。但是,壓力雖然不會自己消失,我們卻可以消解因壓力所受的“痛苦”。
真正意義上“耐壓”的人,不是打敗壓力的人,而是能巧妙地承受襲來的壓力、將其調節到對自己而言適度的人。
關鍵在於是否掌握其中的訣竅。本書將為您介紹其中的奧秘。壓力有兩種,一種是身體性壓力,如“疼痛”、“寒冷”;另一種是精神性壓力,如“痛苦”、“悲傷”。目前為止的壓力研究,隻揭示了身體性壓力的構成。也就是說,雖然心理上的壓力確實存在,但它是怎樣產生、怎樣治愈的,卻不被了解。因此,至今仍有很多人苦惱於憂鬱症等精神上的疾患。
至今為止我們之所以對壓力束手無策,是因為我們認為精神性壓力“是心理壓力”,原因和症狀都模糊不清。
不過,腦科學終於可以解釋這種精神性壓力產生的原因了。不用說,這是非常偉大的發現。心理壓力的本質,是“大腦通過神經遞質感受到的壓力”。而且,大腦能夠感受到壓力,說明大腦中存在傳達壓力的物質,大腦也有抑製這種物質的機能。為了讓大家理解這一點,我將心理壓力稱為“腦壓力”。
我們人類的大腦,具有調節腦壓力的機能。這種機能,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隻要重視交流、生活規律,就自然會運作。
不過近年來,不規律的生活、核心家庭化、電腦和手機的普及等,使社會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無法正常發揮這一重要機能的人越來越多,使得腦壓力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心理創傷”。最近,患上憂鬱症、行為失常的人增多,原因就在於此。
調節腦壓力的機能有兩種。
一種是創造承受壓力的體質的機能。會因激活“血清素能神經”而增強。
另一種是一口氣消解積累的壓力的機能。“流淚”就能啟動這一機能。
具備這兩種機能的,是最名副其實的“大腦”—腦前運動區的內側部。這裏別名“同感腦”,是孕育社會性和與他人同感的地方。這個最有人情味的腦有控製壓力的機能。
人不能獨自生存,是社會性的動物。
但是,社會生活在帶給人喜悅的同時,也帶來壓力。
因此,我們的大腦為了適應這種社會生活的必然性和壓力的產生,在進化的過程中,在同感腦裏設置了調節壓力的機能。這樣一來,人在生活和行動中,同感腦會被激活,同時人也就能更順利地調節壓力。所以,調節壓力、消解壓力,雖然並非易事,但也不是做不到。
因為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大腦。
隻要稍微改變生活習慣,過上最符合人的本性的生活,同感腦的“兩大機能”毫無疑問會增強。
看過這本書之後,請嚐試改變你的生活吧。
我保證,困擾你的壓力,一定會漸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