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 2)

兩針紮過,林自傲轉身便走。

楊支書一下急了:“哎哎,林同誌!這娃兒還沒生出來呢,你怎麼就走哇?”

林自傲馬上忘了剛才虧了人家恩準才得以重新當醫生行醫這回事,名醫臭架子一端,立刻就回敬到楊支書頭上:

“林某堂堂醫生,不是什麼接生婆!”

好在接生婆倒是不缺,一個個都在楊支書家寸步不離守著。不大會兒,支書老婆叫喊腹痛,一個肉頭小子很快就產了下來。母子平安。

真是神了!

楊支書中年得子,不用說樂得要上天。

小小柳條溝,竟然藏著林自傲這樣一尊大菩薩!楊支書滿意得不能再滿意,滿村人也都興高采烈,逢人便講林自傲飛針催胎故事。

後來越傳越神。都說,楊支書兒子原先在娘肚子裏緊緊抓著什麼東西。林自傲兩針下去,分毫不差,準準紮在胎兒手上。手一鬆,便生出來了。不信你去看看,那娃兩隻小手上至今還有兩針眼兒!

一夜之間,林自傲再次名噪四方。

方圓左近,都知道柳條溝出了神醫,有病人就都爭著抬了來請他看。林自傲來者不拒,貧富貴賤一視同仁。診費自然是一分錢不收的,用的藥也大多是就地取材。而且又是極好請動。實在抬不來的病人就出診。不管路遠路近,有車坐車沒車就騎騾子騎驢,什麼也沒有,步行也跟你去。見他不僅醫術高超,醫德更是高尚,人們便都敬菩薩般敬他。

病治好了,人們不管路遠路近,都跑到柳條溝來謝他。林自傲不用謝。錢與物是絕對不收的,就是那些錦旗鏡框什麼的,也都叫送到大隊去謝楊支書。

楊支書見他為本村增光為支書增光,就立刻決定他今後不必再下田勞動,專門行醫治病,記最高工分。

林自傲的行醫活動,嚴重地幹擾了公社衛生院的正常工作,使其門診和住院病人大幅度下降。人們有了病,不是抬往柳條溝,就是去請林自傲。堂堂公社衛生院,一時間竟然門前冷落車馬稀!

公社衛生院女院長雖然驚慌失措,卻也毫無辦法。林自傲醫術高超是沒辦法的。病人有了病想找誰就找誰同樣也是沒辦法。思謀半天,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林自傲借到公社來。於是,便親自跑到柳條溝來找楊支書協商。

楊支書沒聽她說完就一口回絕:“這不行!林大夫是柳條溝的人。你要把人弄走,柳條溝貧下中農不答應!”

女院長連忙陪笑解釋:“並不是長期調他。轉他正式幹部我們沒這權。隻是臨時借用。”

楊支書眼一瞪:“那更不行!借用?林大夫是人呢還是什麼東西呀?不論誰想借就借來借去的?我們不借!”

女院長沒辦法,就隻好實話實說地跟他訴苦。

楊支書想想,忽然伸手一拍炕沿:

“這樣吧,你回去收拾一下,幹脆把你們衛生院全盤搬我們柳條溝算了!這樣,問題不是全都解決了?”

女院長哭笑不得,垂頭喪氣走了。

女院長這一來,倒是給了楊支書一個重大啟發。原來林自傲這樣值錢呀?堂堂公社衛生院院長,竟然親自跑到柳條溝來求他請他!於是,年底就立刻評他一個“五好社員”。這時候,正好又有幾家病人聯名送一塊匾來,楊支書就專門召開一次全體社員大會,把匾和獎狀親手發給林自傲。

林自傲看看那匾,匾上刻著兩個大字——醫聖。

醫聖跟名醫,神醫等等自然是不同的。名醫和神醫,隻是局限於對醫術醫道的讚頌。而醫聖就大大不同了。除了醫術醫道,又包容了醫德,醫風等等許多內容。於是便想起師傅當年教他牢牢記住的那句話:“從醫莫務鑽營道,技不驚人死不休!”現在想想,總也算對得起師傅了。心裏便立刻感到很神聖很自豪。

看過匾,又看獎狀。

這獎狀,蓋了黨支部革委會兩顆鮮紅大印,寫著“五好社員”四個大字。想想自己除了會看病,頂多能算個“勞動好”之外,其他四好又在哪裏?就不免覺得挺滑稽挺可笑。

拿回家裏想半天,最後還是決定將“滑稽”與“可笑”高高貼在牆上,而“神聖”與“自豪”,卻隻好暫時屈身床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