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1)

林自傲名聲越來越大,大的城裏人也立刻想起他來。好家夥!“仁和堂”林先生隱匿多年,不想卻躲在這地方!

於是,就有不少城裏人坐車騎馬跑到柳條溝來找他。

見看病的實在太多,林自傲便去找楊支書,提出要辦個診所。

“你辦你辦。”楊支書馬上同意,“屋子有現成的,修修就行。我再派兩人給你當助手。隻是咱村裏窮,拿不出什麼錢來資助你買藥置家什。”

“不用不用。咱山上有的是藥材,不用什麼錢的。有地方有人就全有了。”

柳條溝沒錢,人卻有的是。木泥瓦匠樣樣不缺。楊支書下令,眾人動手,診所很快就緒。

內外都圓滿了,楊支書就說這診所也該有個名字。林自傲想都沒想就脫口答道:“仁和堂!”

當然是“仁和堂”。

林自傲親筆題匾,恭恭敬敬大書“仁和堂”三字,恭恭敬敬懸於門頂。門兩邊,又手書一副對聯——

從醫莫務鑽營道,技不驚人死不休!

正式開業這天,楊支書下令全村公休一天,全體社員都到“仁和堂”參加開業慶典。當然都不是空手來,你家拿張紅紙,我家送塊紅布,搬桌子的,拿椅子的,人來人往比過節趕會還要紅火熱鬧。

林自傲仰望高高懸於門頂的大匾,止不住熱淚涔涔。

“仁和堂”掛牌二百年,經曆了多少風雨滄桑。誰能想到還會有重新掛起的一天?而且,又是在這個大山環抱中的小村,由自己親手掛起?

曆史,總是像轉圈。但卻遠非原地轉圈。再轉也不會轉回到原來的地方。就象一個人的年齡,絕沒有永遠的十八歲,但卻更不會倒回到十七歲。

總有一天,“仁和堂”金字招牌會在奉陽城中重現。

林自傲堅信。

但是,他錯了。

曆史當然不會錯,而人卻是會錯的。

林自傲錯就錯在他不該忘記他還有一位師兄——餘魯。

現在的餘魯,已經是奉陽市衛生局局長,管理一方醫藥的最高行政長官。

當“仁和堂”招牌再現,林自傲再次走紅揚名的消息一次次撞痛他的耳膜時,餘魯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餘魯很快就意識到自己是錯了。

他錯就錯在過早地把“仁和堂”三字從心裏輕輕抹去,錯就錯在太輕看了自己的師弟林自傲。

林自傲遣散柳條溝安家落戶當農民,不再做醫生行醫,餘魯心頭一塊巨石算是搬掉了。“仁和堂”牌子被他親手摘下,又當上“人民藥店”主任,他的另一件心事也如願以償。這時候他就犯了錯誤。沒有認真想想,自己由主任而院長而局長,一路順風揚帆,全是因為沒有了“仁和堂”,沒有了林自傲的緣故。而現在,他覺得自己無論如何是不能再錯的了。

好在,他有著絕對的條件和權力。

餘魯眼珠子隻轉了一圈,就立刻派兩名工作人員到柳條溝去調查了解。

一調查一了解,林自傲竟然隻是遣散下鄉的農民,並非國家正式醫務工作者。既無大中專文憑和專業技術職稱,又無政府批準頒發的的“行醫證”,屬非法行醫。至於搞什麼私人診所“仁和堂”,更是資本主義萌芽。

工作人員一彙報,餘魯自然秉公執法,一紙公文下達柳條溝:取締!

這回,楊支書再想袒護林自傲也是幹瞪眼沒辦法。這可不同於公社衛生院女院長,這是政府文件!誰再大膽,也不敢跟黨和政府抗膀子,拿黨籍開玩笑!

“仁和堂”牌子再次被摘了下來,棄履般丟到一旁。

林自傲病了。

');